[实用新型]简易自动阻断式动脉插管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87310.9 | 申请日: | 2008-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4427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27 |
发明(设计)人: | 牛甲民;暴玉振;马兆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牛甲民 |
主分类号: | A61M25/00 | 分类号: | A61M25/00;A61M39/00;A61M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1100山东省莱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简易 自动 阻断 动脉 插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心脏手术时使用的插管的改进,具体地说是一种简易自动阻断式动脉插管。
背景技术
在体外循环心脏直观手术中,静脉血液引出体外,经人工肺氧合后变成动脉血液,再经人工心脏将动脉血液经动脉插管输回人体动脉内,从而完成体外循环整个过程。目前所使用的动脉插管由接头、管体、插头构成,在插头的前端设有斜面的前口,在接头上连接体外动脉血液供应管,使用时,将插头插入血管腔内,然后用阻断带或阻断钳从血管外部阻断插管周围血管内的血流,以便心脏手术的顺利进行。这种动脉插管存在的不足是:由于插头插入血管内后,插头往往歪向血管内壁的一侧,对血管内壁损伤大,对血液成分破坏大,且不能解决多根血管同时插管与阻断所带来的困难和风险,为解决这一问题,有人在插头前口的后面包裹一充气囊,在动脉插管的管腔内设一通排气细管,细管的下端穿过管头侧壁进入充气囊内,细管的上端穿过管体侧壁连接外管和气泵,插头插入动脉内腔后给气囊加气阻断血流,这种动脉插管存在的不足是:结构复杂,生产成本高,且操作费时费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仅不依靠外部阻断带或阻断钳,能够自动阻断插头周围血管内的血流,能使插管的插头固定在血管腔的中心部位,射血时对血管壁损伤小,对血液成分破坏小,而且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操作简便的简易自动阻断式动脉插管。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简易自动阻断式动脉插管,由接头、管体、插头构成,接头固定连接在管体的上端,在接头的上端连接上体外动脉血液供应管,插头垂直连接在管体的下端,并与管体的内腔相连通,在插头的前端设锥形出口,其特征在于在插头的座端套设上薄膜囊,在薄膜囊内的插头侧壁上设1-2个通孔,当插管内腔的动脉血液通过通孔进入薄膜囊内时,由于插管内的压力大于动脉血管内的压力,因此,可使薄膜囊外涨,防止插头周围的血液回流。本实用新型还通过如下措施实施:所述的薄膜囊为硅胶薄膜囊,薄膜囊的前口与插头的侧壁粘结固定,薄膜囊的后口为折叠口,折叠口的内层口沿与插头的后端侧壁粘结固定,因此,在有动脉血流入时,在很少的压力下,即可使薄膜囊向外涨起,堵住插头外侧与血管壁之间的空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目前使用的动脉插管相比,由于在插头上设置了薄膜囊,可不依靠外部阻断带或阻断钳,而能够直接阻断插头周围动脉血管内的血流,且由于插头周围的薄膜囊能使插头端部固定在血管腔的中心部位,射血时对血管壁损伤小,对血液成分破坏小;且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操作简便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沿插头A-A剖视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1、2制作本实用新型。该简易自动阻断式动脉插管,由接头1、管体2、插头3构成,接头1固定连接在管体2的上端,在接头1的上端再连接上体外动脉血液供应管4,插头3垂直连接在管体2的下端,并与管体2的内腔相连通,在插头3的前端设锥形出口7,其特征在于在插头3的座端套设上薄膜囊5,在薄膜囊5内的插头3侧壁上设1-2个通孔6。所述的薄膜囊5为硅胶薄膜囊,薄膜囊5的前口5a与插头3的侧壁粘结固定,薄膜囊5的后口为折叠口5b,折叠口5b的内层口沿与插头3的后端侧壁粘结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牛甲民,未经牛甲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8731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解电容的制造方法以及电解电容
- 下一篇:半导体存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