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填料湿式脱硫塔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87824.4 | 申请日: | 2008-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3960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20 |
发明(设计)人: | 于桂英;王强;孙钦凯;梅媛;孙海丽;刘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汇盛天泽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52;C10K1/10;C10G19/02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汝银 |
地址: | 250101山东省济南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填料 脱硫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化工装备技术领域,是一种无填料湿式脱硫塔。
背景技术
目前,绝大多数湿法脱硫的脱硫塔基本采用填料塔,然而随着企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后序产品多样化的调整,企业对脱硫要求越来越严格,而填料脱硫塔所存在的弊端也越来越突出,净化度也越来越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填料脱硫塔存在以下问题:脱硫效率低,生产能力不足,脱硫塔易堵塞,采取各种方法处理都很难见效,只有采取停塔卸填料清理,而每次停塔都会影响生产,若增设备用塔势必会增加投资。脱硫液管和气相分布管易堵塞,影响工艺运行,到目前为止,还未有好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无填料湿式脱硫塔,该无填料湿式脱硫塔具有不堵塔、脱硫效率高,气体的净化度高、结构简便、易安装维护,运行成本低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塔体,塔体为圆柱形腔体结构,塔体的顶部设置有出气口,塔体的上部设置有脱硫液入口,下部设置有进气口和脱流液出口,塔体内设置有与脱硫液入口相连的喷头组件,喷头组件的下部设置有多个带降液管的持液板,所述的相邻持液板的降液管交错排列,所述的持液板上设置有多个孔。
本实用新型的无填料湿式脱硫塔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突出优势:本装置充分利用了脱硫反应机理—H2S和碱溶液快速的化学反应原理,采用气液直接接触,使气液之间动态接触,湍动传质,这不仅大大增加了气液接触面积,使气体在极短时间内与液体充分混合接触,极大地提高了气体的净化度,而且以此传质装置取代填料,从而彻底解决了脱硫塔堵塔问题,运行稳定;本装置结构简便易安装,易维护,操作弹性大,塔阻力降低,且投资小,见效快,单位体积气体脱硫运行成本低,生产能力高。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无填料湿式脱硫塔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出气口,2、喷头组件,3、持液板,4、塔体,5、脱硫液出口,6、脱硫液入口,7、降液管,8、进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说明书附图1对本实用新型的无填料湿式脱硫塔作以下详细地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无填料湿式脱硫塔,其结构包括塔体4,塔体4为圆柱形腔体结构,塔体4的顶部设置有出气口1,塔体4的上部设置有脱硫液入口6,下部设置有进气口8和脱流液出口5,塔体4内设置有与脱硫液入口6相连的喷头组件2,喷头组件2的下部设置有多个带降液管7的持液板3,使得持液板3上始终可以保持一定的液位高度,避免了由于持液板3上液位过低而造成气液接触不良或液位过高形成液泛等问题,从而具有更高的持液板效率和安全性,所述的相邻持液板3的降液管7交错排列,使得脱硫液错流通过持液板所有面积,所述的持液板3上设置有多个孔。
气体从进气口进入塔体后直接与从脱硫液入口进入,经喷头组件喷出的自上而下的脱硫液在持液板内鼓泡接触,此时气体中的H2S迅速与脱硫碱液发生反应,同时气体以小泡形式在浮力作用下向上升腾,经多层持液板后,大大强化了气液传质过程,持液板的层数根据原气体H2S浓度及脱硫要求而定,脱硫后的气体沿出气口排出,脱硫后的液体经脱硫液出口排出。
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均为本专业技术人员的已知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汇盛天泽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汇盛天泽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8782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