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转斗式玉米排种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87872.3 | 申请日: | 2008-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3845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20 |
发明(设计)人: | 孙吉竹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吉竹 |
主分类号: | A01C7/20 | 分类号: | A01C7/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219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斗式 玉米 排种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播种机械配件领域,具体说是一种玉米播种机上的排种器。
背景技术
目前玉米播种机上的排种器,主要有外充种式和内充种式,其缺点是排种精度低,每穴下种数量不均,穴距大小不一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外充种式和内充种式排种器,排种精度低的问题,发明一种可以转动的玉米排种器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转斗式玉米排种器,包括排种器壳体和排种器壳体口盖,其特殊之处是,在圆盘盒型排种器壳体底部的内壁上,开有一条椭圆形的取种斗摇臂轨槽,排种器壳体内的底部内侧装有播种转盘,在播种转盘内面的外围装有多个可转动的取种斗,每个取种斗之间均有播种挡板相隔,取种斗由摇臂与播种转盘联接,摇臂轴向穿过播种转盘,外端嵌在排种器壳体底部内壁的轨槽内,由取种斗摇臂套与轨槽配合安装;播种转盘由转盘轴配合与排种器壳体底部外的传动轮联接。排种器壳体侧壁的后下部开长方形排种口;排种器壳体口盖的下部开有进种口,在排种器壳体口盖内面进种口后侧装有弧状托种板,弧形托种板位于取种斗、播种挡板的内围排种口的内侧。每个取种斗一次恰能盛一粒玉米种子。
工作时,先将转斗式玉米排种器由联接板固定到播种机上,由排种器壳体口盖进种口装入种子,当播种转盘在传动轮、转盘轴的传动下,带动了玉米种在排种器壳体内由上向下沿圆筒壁流动,流动的种子充进取种斗里,随着播种转盘的转动取种斗的位置在排种器壳体内由低位向高位变化着,取种斗外面的种子在重力的作用下掉落离开取种斗;随播种转盘的转动取种斗摇臂的弯头在椭圆轨槽里滑动,椭圆轨槽迫动了摇臂使取种斗口始终保持朝上状态托住种子,取种斗运转到弧状托种板的外侧时,椭圆轨槽拨动摇臂使取种斗翻转,倒出的种子由播种挡板托住,玉米种在弧状托种板、播种挡板、排种器壳体侧壁构成的小空间里,并随播种转盘转动,当到达方形排种口处便被排出,完成一次排种过程。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实现一种每穴精播一粒玉米种子,且穴距均匀的玉米播种机配套的器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主视图,并作摘要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排种器壳体的底部内壁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播种转盘的内面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排种器壳体口盖内面视图。
在图中,1排种器壳体、2播种转盘、3摇臂套、4轨槽、5摇臂、6传动轮、7转盘轴、8排种口、9进种口、10取种斗、11弧状托种板、12播种挡板、13圆盘盒壳体口盖、14联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所示,在圆盘盒型排种器壳体1底部的内壁上,开有一条椭圆形的取种斗摇臂轨槽4,排种器壳体1内的底部内侧装有播种转盘2,在播种转盘2内面的外围装有多个可转动的取种斗10,每个取种斗10之间均有播种挡板12相隔,取种斗10由摇臂5与播种转盘2联接,摇臂5轴向穿过播种转盘2,外端嵌在排种器壳体1底部内壁的轨槽4内,由取种斗摇臂套3与轨槽4配合安装;播种转盘2由转盘轴7配合与排种器壳1体底部外的传动轮6联接。排种器壳体1侧壁的后下部开长方形排种口8;排种器壳体口盖13的下部开有进种口9,在进种口9后侧排种器壳体口盖13内面装有弧状托种板11,弧形托种板11位于取种斗10、播种挡板12的内围排种口8的内侧。
工作时,先将排种器壳体1由联接板14固定到播种机上,由排种器壳体口盖13的进种口9装入种子,当播种转盘2在传动轮6、转盘轴7的传动下,带动了玉米种在排种器壳体1内由上向下沿圆盘壁流动,流动的种子充进取种斗10里,随着播种转盘2的转动各个取种斗10的位置在排种器壳体1内由低位向高位变化着,由于每个取种斗10一次只能盛一粒玉米种子,取种斗10外面的种子在重力的作用下掉落离开取种斗10;随播种转盘2的转动取种斗10摇臂5的弯头在椭圆轨槽4里滑动,椭圆轨槽4迫动了摇臂5使取种斗10的口始终保持朝上状态托住种子,取种斗10运转到弧状托种板11的外侧时,椭圆轨槽4拨动摇臂5使取种斗10翻转,倒出的种子由播种挡板12托住,玉米种在弧状托种板11、播种挡板12、排种器壳体1侧壁构成的小空间里,随播种转盘2转动,当到达方形排种口8处便被排出,完成一次排种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吉竹,未经孙吉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8787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饮口水杯
- 下一篇:一种制备高质量汽油的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