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蓄光型应急照明手光灯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88362.8 | 申请日: | 2008-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8894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2 |
发明(设计)人: | 陈罘杲;陈栎坛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罘杲 |
主分类号: | F21L27/00 | 分类号: | F21L27/00;F21K2/06;F21V21/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6800山东省日照***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蓄光型 应急 照明 手光灯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灯具,尤其是可以敷带的一种蓄光型应急照明手光灯。
背景技术
手电筒是人们生活、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应急照明工具,目前市场上使用的手电筒有以下几种:一是充电式手电筒,这种装置体积较大,成本较高;另一种是干电池式手电筒,使用中经常换电池,并且干电池时间久了电量下降,影响使用;三是新型光使用LED手电筒,这种光源较亮,但是制造成本和使用成本较高,一般做为小型电筒照明使用。本发明人为节约制作成本和使用成本,发明了一种蓄光型应急照明手光灯,用于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不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蓄光型应急照明手光灯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之一是:该灯整体结构的设计。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之二是:蓄光筒结构的设计。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一种蓄光型应急照明手光灯,包括照明光源、反光器、透明玻璃、电池,其特征在于:该灯上设有蓄光筒、激发光源、折叠插头、手持柄;其中:蓄光筒为管形结构,管内为中空光室,激发光源设置在光室内的支架上;在蓄光筒的后部设有手持柄,手持柄内设有电池和折叠插头,在手光灯的前部设有灯头,灯头内设有照明光源、反光器、透明玻璃。
所述的一种蓄光型应急照明手光灯,其特征在于:蓄光筒的两端设有螺纹,分别与手持柄和灯头连接。
所述的一种蓄光型应急照明手光灯,其特征在于:在手持柄的后部设有折叠插头。
所述的一种蓄光型应急照明手光灯,其灯头内设有照明光源、反光器、透明玻璃,用于一般照明。
所述的一种蓄光型应急照明手光灯,其蓄光筒采用蓄能发光材料与树脂或高分子塑料掺杂而制成,也可以采用在透明的圆管上粘贴一层蓄能发光膜而制成。
所述的一种蓄光型应急照明手光灯,其激发光源选择节能灯光源。
各部件的材料均为已有技术。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在于:用于照明时,可打开开关,电池给照明光源供电,照明光源发光,与普通手电筒相似;应急照明或长明时,需将插头插在电源插孔内,激发光源获电发光,同时蓄光筒蓄光,达到一定时间后拔下插头,蓄光筒继续发光5-8小时。
本发明与背景技术比较所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制做的手光灯,由于设有蓄光筒和激发光源,通电后可以使蓄光筒蓄光,断电后,蓄光筒仍然可以长时间发光照明,节约了电能,可用于应急照明、夜间生活照明或活动照明;另外该灯上设有电池和照明光源,与一般手电筒相当,也可以用于一般照明。本技术方案可用于各种手电筒的制作,适合农村、山区、生活、工作、保卫、交通等领域的应用。
附图说明
下面用实施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蓄光筒结构切面图。
图中:1.蓄光筒,11.光室,12.光源架;2.激发光源;3.手持柄;4.折叠插头;5.电池;6.灯头;7.照明光源;8.透明玻璃;9.反光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种蓄光型应急照明手光灯,包括照明光源、反光器、透明玻璃、电池,其特征在于:该灯上设有蓄光筒(1)、激发光源(2)、折叠插头(4)、手持柄(3);其中:蓄光筒(1)为管形结构,管内为中空光室(11),激发光源(2)设置在光室(11)内的支架上;在蓄光筒(1)的后部设有手持柄(3),手持柄(3)内设有电池(5)和折叠插头(4),在手光灯的前部设有灯头(6),灯头(6)内设有照明光源(7)、反光器(9)、透明玻璃(8)。
所述的一种蓄光型应急照明手光灯,其特征在于:蓄光筒(1)的两端设有螺纹,分别与手持柄(3)和灯头(6)连接。
所述的一种蓄光型应急照明手光灯,其特征在于:在手持柄(3)的后端设有折叠插头(4)。
所述的一种蓄光型应急照明手光灯,其灯头(6)内设有照明光源(7)、反光器(9)、透明玻璃(8),用于一般照明。
则本技术方案实施完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罘杲,未经陈罘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8836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