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盘式电涡流缓冲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88409.0 | 申请日: | 2008-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5635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0 |
发明(设计)人: | 何晓山;陈国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晓山;陈国栋 |
主分类号: | H02K49/04 | 分类号: | H02K49/04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中正知识产权事务所 | 代理人: | 尹秀峰 |
地址: | 528300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盘式电 涡流 缓冲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用的电涡流缓冲器,具体属于盘式电涡流缓冲器。
背景技术
电涡流缓速器安装在汽车的传动轴上,由于它的制动响应快、制动力矩大等等优点,使它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汽车运行速度越来越快,汽车的制动负荷也越来越大,特别是在车辆频繁、复杂的市内行驶的汽车,或在路面复杂的山区行驶的汽车,制动负荷过大的问题更加突出;若这些制动负荷全部由行车制动系统来承担,就会造成制动鼓和制动摩擦片过热,从而造成制动效能下降,甚至制动能力完全消失,这是汽车的安全要求所不能允许的。另外,行车制动系统的负荷过重,也使制动摩擦片和制动鼓的使用寿命大大缩短,使汽车的使用成本上升,维修和更换的工序复杂。
为解决该问题,必须在汽车上加装辅助制动系统。电涡流缓速器是利用电磁原理将行驶车辆减速的一种装置,是一种非接触式制动系统,其制动力可根据车辆负载情况和工况以及路面状况进行手动或自动调节,工作时无接触式摩擦面,使得该车辆在道路行驶过程中具有优良的操纵稳定性、安全性、舒适性和更高的经济性,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制动蹄片和轮毂的使用寿命;但旧式电涡流缓速器连接结构简单,用特制的双头螺栓实现上、下转盘和法兰的连接,法兰与上、下转盘都是单独制成,其之间互相螺接,上、下转盘转动时,转力压挤螺栓,螺栓将力转至压挤螺孔,长期使用螺孔有稍微偏大,使连接不稳固;再有,由于,加工工艺的不同,螺孔也会有稍微偏差,这样也会使连接不稳固。同时法兰部分加工精度很难以保证。
在安装和更换上,旧式电涡流缓速器的结构安装不方便,更换需要整体拆卸,省时省力,多次拆装电涡流缓速器吻合度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连接稳固、使用寿命长、安装和更换方便的盘式电涡流缓冲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
盘式电涡流缓冲器,包括固定在车辆变速器壳体上的支架,支架上连接有定子部件,与变速器输出法兰连接的转子部件与定子部件套合,转子部件与定子部件之间有一定的空气间隙,所述转子部件包括上、下转盘和法兰,上、下转盘相互连接,法兰连接于上、下转盘的连接端之间,法兰与上、下转盘的接触面上设有对应的定位部;所述定子部件套于上、下转盘连接间,定子部件包括上、下子盘、线圈磁芯和磁轭,上、下子盘之间连接有若干个线圈磁芯,上、下子盘表面对应线圈磁芯的位置上设有磁轭。
所述定子部件的线圈磁芯包括线圈骨架和置于骨架内的铁芯,线圈骨架上设有定位销,对应的上子盘设有销孔;铁芯的连接端开有螺纹与磁轭螺接,铁芯与上子盘螺接。
所述上、下子盘与线圈磁芯之间设有绝缘层和垫片。
所述磁轭由定位销固定上、下子盘上。
所述上、下转盘的安装孔上开有卡槽。
所述上、下转盘设有多条加强筋,加强筋延伸至内盘上。
所述定子部件与安装支架螺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盘式电涡流缓冲器的上、下转盘相互连接,法兰连接于上、下转盘的连接端之间,法兰与上、下转盘的接触面上设有对应的定位部;定位部减轻转子部件转动时对螺栓的压力,这样连接稳固,使转子部件更耐用,提高其使用寿命。
2、再者,所述定子部件的线圈磁芯包括线圈骨架和置于骨架内的铁芯,线圈骨架上设有定位销,对应的上、下子盘设有销孔,销接连接方式,连接可稳、方便,铁芯的连接端开有螺纹与上、下子盘螺接,使整个线圈磁芯与上、下子盘连接更稳固。
附图说明
图1是转子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转子部件另一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转子部件的立体图
图4是转子部件的爆炸图
图5是定子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定子部件另一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定子部件的立体图
图8是定子部件的爆炸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4所示:盘式电涡流缓冲器,包栝固定在车辆变速器壳体上的支架,支架上连接有定子部件2,与变速器输出法兰连接的转子部件1与定子部件2套合,转子部件1与定子部件2之间有一定的空气间隙,所述转子部件1包括上、下转盘101、102和法兰3,上、下转盘101、102相互连接,法兰3连接于上、下转盘101、102的连接端之间,法兰3与上、下转盘101、102的接触面上设有对应的定位部30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晓山;陈国栋,未经何晓山;陈国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8840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非接触式磁力驱动装置
- 下一篇:放射线照射的定位用光束瞄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