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LED灯座组件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89024.6 | 申请日: | 2008-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7353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15 |
发明(设计)人: | 谷岩柏 | 申请(专利权)人: | 谷岩柏 |
主分类号: | F21V19/00 | 分类号: | F21V19/00;F21V23/06;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温 旭 |
地址: | 519015广东省珠海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led 灯座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LED灯座组件。
背景技术
LED在各行各业的应用日益广泛,特别是在装饰灯行业已应用多年,但在将LED连接到电路时,需要采用锡焊或其他接线方式固定,均需耗用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焊接时耗电、耗材、耗人工,特别是在LED脚下串联电阻等电子元件,一直是业内的一个技术难题。
本申请人在2008年05月23日提出了一种适于自动化生产的LED灯具组件。它包括灯座、LED和导线,其中灯座上设有LED座孔,该LED座孔内开有两个针脚通孔,每个针脚通孔底部分别与一个导线盲孔相通,每个导线盲孔与一段导线相配,所述LED的针脚分别插入两个针脚通孔后,与导线接通,其特征在于,所述LED座孔两侧分别开有一个销孔,每个销孔下端与导线盲孔相通,并配有插销,每段导线上固定有一个金属导线夹,其前部夹住线芯,并与LED针脚相接触,其后部设有凸起,金属导线夹连同导线插入导线盲孔内,所述插销插入销孔,卡住凸起,防止导线脱出。
在该方案中,即使LED被拔出来,受金属导线夹、盖子限制,导线也不会脱落!导线连接牢固。但是只能用于串联连接,不能用于并联灯串。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克服现有适于自动化生产的LED灯具组件不适于并联连接的缺陷,提供一种适于并联连接的确新型LED灯座组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新型LED灯座组件包括灯座、LED和导线,其中灯座上设有LED座孔,该LED座孔内开有两个针脚通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座两侧分别开有一个导线槽,并配有侧盖,至少有一个导线槽为贯穿灯座的长槽,导线槽与侧盖之间卡接或紧配合,LED座孔两侧的导线槽上还设有压槽,该压槽针脚通孔末端相通,侧盖的相应位置上设有压块,导线设置在导线槽与侧盖之间,其端部固定有金属导线夹,金属导线夹后部夹住线芯,金属导线夹前部卡在压槽内,并在压块的挤压下,与LED针脚相连通。如此设计,两个导线槽至少有三端可以插入导线,便于并联,而且在压块的挤压下,电接触良好。
作为优化,金属导线夹前部呈片状,LED针脚与相邻金属导线夹之间设有贴片电阻。如此设计,可以将分压电阻也组装LED灯组件中,更加方便。
作为优化,侧盖上设有纵向防脱凸边,导线槽上设有相应的纵向防脱凹槽,二者卡接。如此设计,不易松脱。
作为优化,侧盖上设有纵向防脱凹槽,导线槽上设有相应的纵向防脱凸边,二者卡接。如此设计,不易松脱。
作为优化,所述压块上开有凹槽,金属导线夹的片状前部就嵌置在该凹槽内,或者金属导线夹的片状前部与贴片电阻共同嵌置在该凹槽内。如此设计,组装时,可以将金属导线夹(或金属导线夹连同贴片电阻),扣装到压块的凹槽内,组装方便。
本实用新型新型LED灯座组件具有配合紧密、抗拉强度大、简单牢固、适于批量组装的优点,十分适合制作照明或装饰行业的LED彩灯电路。例如,圣诞灯串,节日灯串。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新型LED灯座组件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新型LED灯座组件灯座长槽向外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新型LED灯座组件灯座短槽向外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含一段导线);
图3是并联时,与长槽相配的侧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与短槽相配的侧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新型LED灯座组件的并联示意图;
图6是本新型LED灯座组件并联时导线、LED等位置关系示意图(含贴片电阻);
图7是串联时,与长槽相配的侧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新型LED灯座组件串联时导线、LED等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中:1为灯座、2为LED、21为LED针脚、3为导线、31为金属导线夹、4为LED座孔、5为导线槽、51为长槽、52为压槽、53为短槽、54为纵向防脱凹槽、6为侧盖、62为压块、64为纵向防脱凸边、7为贴片电阻、8为本新型LED灯座组件、9为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谷岩柏,未经谷岩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8902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