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薄板坯开浇前用密封结构及密封件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89113.0 | 申请日: | 2008-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0897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16 |
发明(设计)人: | 陈伟棠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珠江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1/06 | 分类号: | B22D11/06;F16J15/06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曾旻辉 |
地址: | 510730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薄板 坯开浇前用 密封 结构 密封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金属冶炼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薄板坯开浇前用密封结构及密封件。
背景技术
目前,连铸薄板坯开浇前的密封是当消耗件拉到浇铸位时,关闭结晶器,接着密封铜板两个宽边与消耗件消耗件之间的夹缝,采用的方法是:纤维撕成若干小碎块塞进夹缝里,重复多次地塞,直到夹缝被塞满塞牢;密封结晶器两窄边与消耗件消耗件之间的夹缝的方法与上面基本相同,这样可以防止开浇时强大的高温钢水冲击流把夹缝冲开造成漏钢。
通过以上方式密封其缺点是:费时费劲,时有密封不到位的情况出现,引起开浇漏钢,同时密封夹缝时易把铜板上的水溶石墨弄掉,开浇时铸坯在没有石墨的铜板里润滑不良,造成粘结漏钢;所以,有必要对现有的密封结构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薄板坯开浇前用密封结构及密封件。本实用新型密封更方便,效率高,密封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薄板坯开浇前用密封件,该密封件由耐高温的纤维材料制成,该密封件包括有三个长条状的纤维条,该三个纤维条的相同端连在一起。
采用上述密封件后,密封时形成的密封结构是:
一种薄板坯开浇前用密封结构,包括浇注铜板,在铜板内设有消耗件,消耗件端部与铜板窄边相对,消耗件两个侧边分别与两个铜板宽边相对;其特征在于,该结构还包括由耐高温的纤维材料制成的密封件,该密封件包括有三个长条状的纤维条,三个纤维条的相同端连在一起;两侧的两个纤维条分别塞于消耗件侧边与铜板宽边之间并将其密封,中间的纤维条返折后塞于消耗件端部与铜板窄边之间并将其密封。
该该密封件由整块纤维块裁切而成,在纤维块上并行裁切两刀形成所述三个纤维条,其端部相连。
所述纤维块为陶瓷纤维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密封件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密封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消耗件,2、铜板宽边,3、铜板窄边,4、纤维条。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薄板坯开浇前用密封件,该密封件由整块耐高温的陶瓷纤维材料裁切而成,在纤维块上并行裁切两刀形成所述三个纤维条4,其端部相连。
采用该密封件进行密封时,消耗件1与铜板之间形成的密封结构如图2所示:
薄板坯开浇前用密封结构,包括浇注铜板,在铜板内设有消耗件1,消耗件1端部与铜板窄边3相对,消耗件1两个侧边分别与两个铜板宽边2相对;该结构还包括由耐高温高温的纤维材料制成的密封件,该密封件包括有三个长条状的纤维条4,三个纤维条4的相同端连在一起;两侧的两个纤维条4分别塞于消耗件1侧边与铜板宽边2之间并将其密封,中间的纤维条4返折后塞于消耗件1端部与铜板窄边3之间并将其密封。
此密封方法快捷牢固,减少了劳动强度,提高了作业率,提高了密封质量,减少因密封造成铜板上的水溶石墨脱落,尽可能的避免漏钢事故的发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珠江钢铁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广州珠江钢铁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8911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