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快速高温热水机组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89177.0 | 申请日: | 2008-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8511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05 |
发明(设计)人: | 刘小云;李合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象能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D17/00 | 分类号: | F24D17/00;F24H7/02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彭长久 |
地址: | 523400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快速 高温 热水机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水机组领域,尤其是指一种集高碳分子发热油热水及余热回收器二者结合之快速高温热水机组。
背景技术
高碳分子发热油热水机组系由高碳分子发热油做热交换介质,其逐渐有替代普通的电热水器或电热水锅炉之趋势。但目前市场上高碳分子热油热水机组均是采用常温水进入进行热交换产生热水,其存在能量转换效率低之问题,给使用带来一定局限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之缺失,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能效的快速高温热水机组。
为实现上述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快速高温热水机组,至少包括一高碳分子发热油热水机组及一余热回收器机组,该余热回收器机组的进水口与供水管连接,余热回收器机组的出水口与高碳分子发热油热水机组的进水口连接,该高碳分子发热油热水机组的出水口接用户水管。
一种快速高温热水机组,至少包括一高碳分子发热油热水机组、余热回收器机组及保温水箱,其中该余热回收器机组的进水口、出水口与该保温水箱连接,该高碳分子发热油热水机组的进水口、出水口与该保温水箱连接,该保温水箱系接用户水管。
上述余热回收器机组系为空气源或水源或地源热量吸收器。
本实用新型之优点在于利用了高碳分子发热油热水机组与余热回收器机组相结合,使余热回收器机组以低能耗吸收空气等中的热量把常温水预先加热,然后将产生的温水经高碳分子发热油热水机组进一步加热,以使高碳分子发热油热水机组达到高能效快速产生高温热水之功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系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一种快速高温热水机组,包括一高碳分子发热油热水机组1及一余热回收器机组2,其中:
该余热回收器机组2的进水口21与供水管3连接,用以将水预先加热,其一般可将常温水加热至50℃左右;该余热回收器机组2的出水口22系与高碳分子发热油热水机组1的进水口11连接,该高碳分子发热油热水机组1的出水口12接用户水管4。所述余热回收器机组2系为空气源或水源或地源热量吸收器。本实施例中高碳分子发热油热水机组1为现有成熟技术,在此不加予详述。
故通过供水管3将常温水经进水口21送入余热回收器机组2内,经余热回收器机组吸收空气源等的热量把常温水加热,然后经出水口22送入高碳分子发热油热水机组1中加热,如此可提高该高碳分子发热油热水机组1能量转换效率,使其能产生高温热水,最后由高碳分子发热油热水机组1的出水口12接用户水管4提供给相应用户使用。
如图2所示,系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一种快速高温热水机组,包括一高碳分子发热油热水机组1、余热回收器机组2及保温水箱5,其中:
该余热回收器机组2的进水口21、出水口22与该保温水箱5连接,该高碳分子发热油热水机组1的进水口11、出水口12与该保温水箱5连接,该保温水箱5系接用户水管4。该供水管3系设于余热回收器机组1的进水口11管道,所述余热回收器机组2系为空气源或水源或地源热量吸收器。
故通过供水管3补水或保温水箱5中水源送入余热回收器机组2内,经余热回收器机组2吸收空气源等的热量把水加热,然后经出水口22循环送入保温水箱5内,然后保温水箱5中的温水经进水口11进一步送入高碳分子发热油热水机组2内加热,如此亦可提高该高碳分子发热油热水机组1能量转换效率,使其能产生高温热水,最后高温热水沿出水口12循环进入保温水箱5中,再用户水管4提供用户使用。
本实用新型设计重点在于利用了高碳分子发热油热水机组1与余热回收器机组2相结合,使余热回收器机组1以低能耗吸收空气等中的热量把常温水预先加热,然后将产生的温水经高碳分子发热油热水机组1进一步加热,以达到高温、高能效产生高温热水之功效。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结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象能电气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象能电气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8917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超音波震荡加湿机
- 下一篇:生物质燃料真空相变多用途加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