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腔体剖分组合轴承端盖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90180.4 | 申请日: | 2008-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7337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15 |
发明(设计)人: | 徐海军;汪磊川;何海宝;程培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J15/16 | 分类号: | F16J15/16;F16C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德权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 伟 |
地址: | 430083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腔体剖分 组合 轴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轴密封技术。
背景技术
轴承端盖的密封作用是防止润滑油泄露,它是机械设备运转中常用的形式,通常的端盖由腔体端盖和压盖组成,密封置于腔体内,密封属于易损件,需经常更换。在有传动轴的状态下,现有技术的更换是将轴承座从传动轴上拆出,再逐一拆除压盖等零部件,更换密封后,按原拆除步骤反向回装。
现有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以下缺陷:
1.必须在离线状态下实现密封更换。
2.拆出和回装的零部件多,步骤和程序复杂,耗时费工。
3.不能适应大型轧机连续快速生产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能在线实现密封更换、拆出和回装的零部件多,步骤和程序复杂,耗时费工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腔体剖分组合轴承端盖,可以较好地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述目的是通过如下方案实现的:
一种腔体剖分组合轴承端盖,包括腔体端盖和与腔体端盖通过螺栓连接的压盖,所述腔体端盖内设置有密封环,所述压盖由上压盖和下压盖对接而成,对接处错位啮合;每个密封环的厚度都小于压盖的厚度,所述密封环具有开口端。
对上述基础结构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压盖在结构上设置为具有容纳密封环的空间。
作为优选的结构设计方案为,压盖上容纳密封环的空间即为腔体端盖减薄的空间,即,轴承端盖的总厚度不改变。
对上述结构的更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密封环在安装时其开口端水平朝上。
对上述结构的更进一步优化为,所述压盖与腔体端盖之间安装有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在实际运用中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对现有技术中端盖和压盖的结构进行改进,采用了腔体剖分的形式,将压盖和部分腔体做为一体,采用上下两个压盖错位啮合,且压盖与腔体端盖之间安装了密封圈,腔体端盖内设置了开口端水平朝上的密封环密封,并且每个密封环的厚度都设定在小于压盖厚度的范围内,使得在更换密封的过程中,无需离线,只需松开端盖与压盖间联接的螺栓,取下上压盖,将开口朝上的密封环移到出口即可实现在线更换密封,并且能够保证不漏油,从而适应大型轧机连续快速生产的需要。
2.由上述在线更换密封的操作步骤中可见,采用本实用新型进行密封更换,拆出和回装的零部件少,步骤和程序简单,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人工。
本实用新型合理运用了端盖与压盖形成腔体的空间,能够适应各种现场设备的条件限制,留出操作空间。在设备密度极大的冷轧五机架传动系统上,能够实现传动轴轴承座端盖密封的在线更换,大大减少维护时间和维护强度,提高了机组和设备的作业率。能够应用于大小各类设备传动轴的轴承座端盖密封。总之,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成本低、操作简单、使用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端盖与压盖所形成腔体的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上压盖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下压盖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上压盖俯视图。
1-端盖;2-上压盖;3-下压盖;4-密封沟槽;5-腔体;6-密封绳;7-轴承座;H1-现有技术中端盖厚度;H2-本实用新型中端盖的厚度;H3-现有技术中压盖的厚度;H4-本实用新型中压盖的厚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未经武汉钢铁(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9018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弹性与简便配置的电梯
- 下一篇:自行车用仪表寻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