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畜禽污水末端多级人工地质快渗处理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90220.5 | 申请日: | 2008-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4094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20 |
发明(设计)人: | 童蕾;李平;王焰新;刘琨;刘珩;杜文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C02F3/30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唐万荣 |
地址: | 430074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畜禽 污水 末端 多级 人工 地质 处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畜禽污水的处理工艺主要有厌氧处理、厌氧+好氧处理、好氧处理这三种。一般情况下,污水先经厌氧发酵,再用好氧处理。由于污水的BOD5值很高,且好氧处理的费用较高,因此完全采用好氧方法处理污水不可行。且畜禽污水经厌氧、好氧处理后出水往往不能达到排放标准,特别是重金属、氮磷等含量较高,普通的生物法不能去除。
现有技术中有采用氧化塘或土地处理工艺的,氧化塘主要依靠水生植物吸收等途径去除污水中的污染物,自然净化能力低,停留时间长,降解速率慢,污水中较高浓度的氮、磷及重金属难以消散,长期运行必然带来富营养化等问题。而传统土地处理负荷低,受天气干扰大,影响因素较多,操作不易控制;人工湿地作为改进的土地处理技术的一种,已在景观水和微污染水体的治理中有应用,一般夏季可正常运行,冬季由于地表植树生长近乎停滞,庞大的根系易造成基质堵塞,系统修复十分困难,不适合长期运行;人工快速渗滤(CRI)系统在对各种类型土地处理系统进行研究总结后,针对传统污水土地处理系统普遍存在的水力负荷低、单位面积处理能力小等问题提出,它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污水快速渗滤土地处理系统和人工构造湿地系统,并取长补短,成为具有自身特色的新型污水处理技术。采用渗滤性好的特殊填料铺设,把污水布在快渗池上,通过污水向下渗透时发生的复杂的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去除污染物,实现水质净化。目前此技术已成功应用于生活污水的治理中,通过干湿交替方式对污水进行处理,一次淹水和一次落干为一个水力负荷周期,通过调整水力负荷周期使出水达标。
CRI系统的优点是工程简易,建设投资少,不需要投加化学药品和复杂的机械设备,不产生大量污泥,具有较高水力负荷,占地面积相比传统快渗工艺小;但也有不少缺点:1、人工适配的高效滤料对低浓度污水的处理效果较好,较高浓度污水特别是氮磷含量高的污水去除效果不好;2、系统需要一定运行费用,周期性布水需用水泵来调节,每天由于进水次数频繁,需要专人管理;3、系统一旦堵塞难以迅速恢复,需重新翻新或更换填料,增加维护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本低、处理效率高、操作简单的畜禽污水末端多级人工地质快渗处理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畜禽污水末端多级人工地质快渗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左快渗池组、右快渗池组;
右快渗池组包括右第一级快渗池、右第二级快渗池、右第三级快渗池;右第一级快渗池、右第二级快渗池、右第三级快渗池均为砖混结构,右第一级快渗池、右第二级快渗池、右第三级快渗池从上到下依次排列,相邻两级快渗池之间落差为0.8~1.0m;右第一级快渗池、右第二级快渗池、右第三级快渗池内均设有渗滤介质;右第一级快渗池内的上端部右侧设有右第一集水渠,第四污水管的输出端口与右第一集水渠相通,第四污水管的输入端口与多级仿生态氧化沟的输出端相连通,第四污水管上设有控制阀,右第一级快渗池内的上端部设有喷水主管,喷水主管的一端与右第一集水渠相通,喷水主管上设有喷水支管,喷水支管上均匀分布有小孔,喷水主管、喷水支管分别位于右第一级快渗池内的渗滤介质的上方;右第二级快渗池内的上端部右侧设有右第二集水渠,右第一级快渗池的左侧壁上设有出水孔,右第一级快渗池的左侧壁上的出水孔与右第二集水渠相通;右第二级快渗池内的上端部设有喷水主管,喷水主管的一端与右第二集水渠相通,喷水主管上设有喷水支管,喷水支管上均匀分布有小孔,喷水主管、喷水支管分别位于右第二级快渗池内的渗滤介质的上方;右第三级快渗池内的上端部右侧设有右第三集水渠,右第二级快渗池的左侧壁上设有出水孔,右第二级快渗池的左侧壁上的出水孔与右第三集水渠相通;右第三级快渗池内的上端部设有喷水主管,喷水主管的一端与右第三集水渠相通,喷水主管上设有喷水支管,喷水支管上均匀分布有小孔,喷水主管、喷水支管分别位于右第三级快渗池内的渗滤介质的上方;右第三级快渗池的左侧壁上设有出水孔,右第三级快渗池的左侧壁上的出水孔与第四集水渠相通,第四集水渠位于右第三级快渗池的左侧壁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未经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9022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逆流式气浮沉降净化水罐
- 下一篇:一种用于曝气生物滤池的单膜孔曝气滤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