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90500.6 | 申请日: | 2008-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5828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7 |
发明(设计)人: | 黄开明;陈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天源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52;C02F3/30;C02F1/4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德权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 伟 |
地址: | 430010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垃圾 渗滤 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城市垃圾卫生填埋场的垃圾渗滤液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垃圾渗滤液是垃圾在堆放和填埋过程中由于压实、发酵等生物化学降解作用,同时在降水和地下水的渗流作用下产生的一种高浓度有机或无机成份的液体。垃圾渗滤液水质复杂,含有多种有毒有害的无机物和有机物,具有污染物浓度高、成分复杂、变化极不稳定等特点,对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是垃圾填埋场的难点。根据垃圾渗滤液处理所包括的物化法、生物法以及二者结合的物化生物法,目前,目前用于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方法有很多。生物法有活性污泥法、生物接触氧化法、A/O法、SBR、生物流化床等。物化法主要有混凝沉淀、气吹脱法、吸附、反渗透、化学氧化等。但在技术选择上,渗滤液又不同于一般的生活污水,其特殊性决定了采用常规的生物处理单元和常规的设计参数难以达到理想的处理效果,单独采用一种处理工艺很难达到处理要求,而且会造成处理费用高等。因此需要优化工艺设计内部的参数,并且需要对各工艺进行优化组合,从而实现整个系统的效能。
尤其是2008年国家出台了《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代替了原有的GB16889-1997,对水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必须对现有垃圾渗滤液处理装置作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装置,它具有垃圾渗滤液处理效率高,安装建设启动快、占地少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A集装处理箱体和B集装处理箱体,二者通过管道连接,垃圾渗滤液经管道进入A集装处理箱体处理后进入B集装处理箱体处理;所述A集装处理箱体包括混凝沉淀处理单元和MBR膜生物处理单元,所述混凝沉淀处理单元用于去除垃圾渗滤液中的悬浮物及重金属后的出水进入所述MBR膜生物处理单元,所述MBR膜生物处理单元为内置式处理单元,包括反硝化处理单元、硝化处理单元和中空纤维膜或平板膜膜池;所述B集装处理箱体包括纳滤处理单元和反渗透处理单元,所述A集装处理箱体中的MBR膜生物处理单元处理的出水进入所述纳滤处理单元处理后进入所述反渗透处理单元处理。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MBR膜生物处理单元还包括中沉淀处理单元,所述中沉淀处理单元用于沉降经硝化处理后产生大量悬浮污泥,所述混凝沉淀处理单元的出水进入所述反硝化处理单元、硝化处理单元、中沉淀处理单元和中空纤维膜或平板膜膜池顺序处理。
进一步优化的,所述B集装处理箱体中,所述反渗透处理单元与纳滤处理单元还连接浓缩液回流管,所述反渗透处理单元处理后析出的浓缩液经所述浓缩液回流管进入纳滤处理系统进行再处理。
本实用新型所述垃圾渗滤液处理装置,划分为A集装处理箱体和B集装处理箱体二大结构组件,在A集装处理箱体内,垃圾渗滤液先进入混凝沉淀处理单元去除悬浮物以及Hg、Gr等重金属,减少对后续生化系统的抑制,同时对后续的NF/RO膜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延长膜的使用寿命;混凝沉淀处理单元出水进入流入硝化反硝化区,生化去除可生化有机物和氨氮及总氮;经生化处理出水自流进入中间沉淀区,去除由生化处理产生的悬浮污泥;膜生化反应池内放置浸没式膜组件,利用膜的截留作用将SS及污染物截去,沉淀区和MBR系统的活性污泥回流至A池,防止污泥流失。在B集装处理箱体内,首先通过纳滤去除大部分的COD、BOD、NH3-N、TN、SS、重金属、大肠菌群和色度等,出水进入反渗透系统,通过反渗透膜去除COD、BOD、NH3-N、TN、SS、重金属等污染物后达标排放;反渗透系统产生的浓缩液回到纳滤的进水池进一步处理。因此,本实用新型所述垃圾渗滤液处理装置具备设计合理,结构紧凑,便于快速建设投产,垃圾渗滤液处理效率高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垃圾渗滤液处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天源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天源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9050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连续化制备硫氯化异丁烯的设备系统
- 下一篇:一种下矿漏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