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可控式高墙清洁机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91059.3 | 申请日: | 2008-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2420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14 |
发明(设计)人: | 乔宁波;侯鹏飞;彭湛;向科;王占;宋继忠;韩江桂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A47L11/38 | 分类号: | A47L11/38;B08B7/04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和平 |
地址: | 430033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可控 高墙 清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墙清洗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多功能可控式高墙清洁机。
技术背景
随着社会经济和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人们对物质生活条件改善的不断需求,对住房条件的要求逐步提高。由此导致楼盘地价快速飙升,为尽可能的节约建筑占地面积,楼层建得越来越高。高楼长期遭受风吹雨淋,蒙蔽了许多灰尘及杂物,影响了现代城市环境的美感,从而诞生了新型的行业--高墙清洗作业。高墙清洗工作的工作危险性和清洁工具的全新要求向传统清洁方式提出了挑战。现有技术中常用的高墙清洁方式有两种:
1.传统人工清洁方法,用绳子将人系住,悬在高空,徒手工作,不但劳动强度高,安全系数小,而且效率低下,清洁的效果难以控制。
2.新兴的机械清洁方法,采用大型机器进行高墙清洗工作,但目前市场现有机械造价昂贵,难以实现市场大面积推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可靠,绿色环保,节能高效且易于操作的多功能可控式高墙清洁机。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由滚动式清洁刷体系统、伸缩机构,机器升降和移动机构、箱体部分、支撑部分、水处理系统组成,滚动式清洁刷体系统设置有两个圆柱形刷体和一个直流电机,伸缩机构采用行程开关控制直线电机带动丝杆,丝杆前端通过活动铰链与滚动式清洁刷体系统相连,机器升降和移动机构由一根绳索穿引固定,在楼顶通过卷扬机控制机体升降,支撑部分的四个支撑脚通过螺丝连接到箱体部分的侧面对箱体起到的支持作用,水处理系统设置在箱体部分内部。
设计人在对滚动式清洁刷体系统的设计中,尼龙刷体与毛皮刷体分别通过滑动轴承依次固定在刷壳的中上部和下部,毛皮刷体主要用来刷除墙壁表面较难清除的污垢,尼龙刷体主要用来实现对墙面浮尘的清扫,以及毛皮刷体清扫后的二次清洁。滑动轴承套在刷轴上并与可拆卸板及刷壳通过螺丝钉固定,直流电动机通过同步带及同步轮连接于尼龙刷体刷轴一端,尼龙刷体刷轴另一端通过同步带及同步轮连接于毛皮刷体刷轴的对应端,直流电动机通过同步带及同步轮把动力分别传递给尼龙刷体和毛皮刷体,动力传递简单降低能耗。同步轮通过螺钉固定于刷轴上。喷头位于两刷体之间,粘连于刷壳上,喷头通过水管与箱体中的水泵相连接,工作时利用水泵将水箱中的水喷洒在墙面上,对墙面进行湿润。吸头通过螺丝固定于刷壳下沿,通过吸管与箱体中的真空泵相连接以实现对污水的回收。
在伸缩机构中刷壳通过活动铰链连接在丝杆上,以实现刷壳的灵活伸缩转动。
箱体部分中直线电机通过螺栓固定其四个角固定在壳体顶部中央,丝杆穿过整个箱体,一端通过活动铰链于刷体组连接。吸尘器安装在壳体内部侧面用螺栓固定,废水回收箱、水箱、水泵依次安置在壳体内部底面上便于拆装。脚轮安装在壳体外部底面四个角处。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机身通过吊放装置吊挂,利用自身重力分力压紧墙面,达到稳定的工作状态。工作时由直流电机带动刷体组转动对墙面进行清洁,同时利用喷水系统辅以水或清洁剂来提高清洁效果。清洁水利用水泵从水箱中抽出,通过水管输送到刷体组前端的喷口。同时利用真空泵产生的负压在刷体下部将清洁后的废水吸入回收箱体里。毛刷采用了尼龙刷和毛皮刷的组合,可以更好的适应各种墙面的清洁工作。机器的控制全部采用了无线遥控的方式,刷体组可由直线电机带动进行伸缩运动,方便绕过墙上的障碍物(如窗台等),支撑角拆装方便,可以调整各种角度。同时在支撑脚内部设置了弹簧,可以起到平衡各角受力,保持机身姿态的作用。机身下部的脚轮可使整个机器在平地上的搬运更加方便。另外,在高空作业时可通过监控设备对机器进行监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将传统人工擦拭改为遥控式机械操作,安全、高效、可靠。
2.增加水基清洁剂供给系统与污水回收系统,绿色环保。
3.仿生设计,对建筑适应性较强,墙壁上有凸起结构不影响正常工作。
附图说明
附图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力学原理图和结构示意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力学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刷体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刷体主视图(图2的A-A面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主箱体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4的A-A面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主视效果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图6的左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图7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9105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