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堵塞的水箅子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91106.4 | 申请日: | 2008-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6519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1 |
发明(设计)人: | 朱光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光永 |
主分类号: | E03F5/06 | 分类号: | E03F5/06 |
代理公司: | 襄樊嘉琛知识产权事务所 | 代理人: | 严崇姚 |
地址: | 441003湖北省襄樊市中原路***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堵塞 箅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市政地下排水设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市政地下排水设施集水口的防堵塞的水箅子。
背景技术
现有用于市政地下排水设施集水口的水箅子,由于落水孔开口尺寸较大,落水孔长度均超过130mm,甚至超过200mm,宽度普遍超过20mm,甚至达到40mm左右,因而使得体积大一点的固体物容易通过落水孔落入集水口,随着杂物量的积累地下排水管很容易被堵塞,特别是餐馆厨房、菜市场等许多公共场所更是经常出现下水道堵塞、排水不畅现象。由于地下管道不易疏通清理,因而在雨天特别是在暴雨过后,因集水口或地下排水管堵塞使市政地下排水设施起不到排水作用或者在很大程度上减弱排水作用,致使雨后街道上有的地段在较长时间内积水不能排走,甚至地下排水管中的杂物被反冲出地面造成环境污染。所有这些都是有大而多不易分解的杂物堵塞了地下排水管的原因造成的,给市政地下排水设施的合理利用与维护管理带来很大不便和困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可防止大体积杂物落入集水口,以避免集水口及排水管被堵塞的防堵塞的水箅子。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防堵塞的水箅子,包括带有落水孔的水箅子,其特征是:所述的落水孔的长为70-130mm、宽为10-20mm。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落水孔的长为100mm、宽为15mm。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落水孔剖面呈上口窄、下口宽的梯形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水箅子上表面设有文字、商标或者图案形凹槽或者凸筋。
本实用新型由于对水箅子的落水孔尺寸进行科学设计,将水箅子落水孔的长度改变为70-130mm,宽度改变为10-20mm,因而既可保证地面上的水从落水孔顺利流入集水口,又可防止大体积杂物从落水孔落入集水口,避免堵塞集水口及排水管,使市政地下排水设施起到应有的排水作用。本实用新型由于将落水孔设计成上口窄、下口宽的梯形状,因而既更利于地面上的水从落水孔流入集水口,又不易使落水孔被堵塞。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防止大体积杂物从落水孔落入集水口效果好,不易使集水口及排水管被堵塞的特点。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市政地下排水设施集水口的水箅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落水孔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水箅子1用于市政排水设施集水口的端口处,外形随集水口端口形状而定。落水孔2为长方形,也可以是弧形或其它形状。落水孔2上部开口尺寸:长100mm左右(70-130mm)、宽15mm左右(10-20mm),这样可以避免大体积杂物落入堵塞集水口和排水管。落水孔2剖面呈梯形状,上口窄,下口宽,这样落水孔不易被堵塞,且便于清理。在水箅子上表面设有文字、商标或者图案形凹槽或者凸筋3,可防止水箅子在施工过程中被上下颠倒放置,在很大程度上减弱使用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光永,未经朱光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9110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梯四户南北通风结构
- 下一篇:吸塑浮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