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高炉除尘器清灰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91748.4 | 申请日: | 2008-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7657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22 |
发明(设计)人: | 张键;李芯;李享;李建国;陈韶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B7/22 | 分类号: | C21B7/22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段姣姣 |
地址: | 43008***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高炉 除尘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除尘装置,更属于高炉除尘器的清灰装置。
背景技术
高炉重力除尘器下面的清灰机(螺旋输送机构)为了防止大快的焦炭挤入清灰机里面造成机械损坏,在清灰机下面的下灰管道中安有一个限料喉,限制大快的焦炭通过。由于其结构存在不合理,在实际生产中高炉不正常时,常常有大块焦炭喷射到重力除尘器内,从而堵在限料喉上。每当出现这样的问题时,清灰机被迫停止工作,工人要打开限料喉上部的手孔,掏出堵塞的焦炭。当打开手孔时,管道内大量的灰尘泄露到地面上,随着大风四处飘,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在管道内能将大块的焦炭破碎,保障管道畅通、无环境污染的新型高炉除尘器清灰装置。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
新型高炉除尘器清灰装置,包括上清灰管及下清灰管,其特征在于:在上清灰管和下清灰管之间连接破碎机构。
其在于:破碎机构主要由外壳、分别安装在外壳上端和下端的上盖和下盖、在外壳内并连接在上盖和下盖之间的蜗轮、与蜗轮连接的蜗杆、在下盖上连接的支撑件、连接于支撑件上的破碎棒、在破碎棒和蜗轮的中心孔内壁上分别连接的破碎牙组成,破碎棒与蜗轮的中心孔为偏心安装;破碎棒上连接的破碎牙与蜗轮的中心孔内壁上连接的破碎牙尖端之间的距离为40~50毫米。
其在于:破碎棒与蜗轮的中心孔为偏心距与破碎棒上的破碎牙与中心孔内壁上的破碎牙尖端之间的距离相一致。
其在于:中心孔内壁上的破碎牙为均匀分布并为偶数层布局;破碎棒上的破碎牙与中心孔内壁上的破碎牙为错位安装并为奇数层布局。
其在于:下盖与其连接的支撑件之间有漏灰孔。
其在于:蜗轮绕破碎棒作旋转运动。
其在于:上盖和下盖的截面形状为T形的。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避免了人工清堵造成的环境污染,既保护了螺旋清灰机,又通过破碎保障生产连续运行,机构简单,操作和维护不需要专门的人员。价格便宜,制造不需要特殊的材料,制造工艺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新型高炉除尘器清灰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支撑件9为十字形在下盖6上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支撑件9为人字形在下盖6上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行详细描述:
新型高炉除尘器清灰装置,包括上清灰管1及下清灰管2。其在上清灰管1和下清灰管2之间连接破碎机构3。
破碎机构3:将截面形状为T形的上盖5和下盖6放置于外壳4上端和下端,并通过螺纹与外壳4内的蜗轮7连接;在外壳4内,蜗轮7与蜗杆8采用滑动槽式连接;在下盖6上采用焊接连接十字形或人字形支撑件9,由杆或板组成的十字形或人字形的支撑件9与下盖6之间形成有漏灰孔13,当支撑件9为整体加工而成时,则在其上加工漏灰孔13,并焊接连接在下盖6上;在支撑件9上偏心40/45/50毫米焊接破碎棒10,在破碎棒10上焊接或铆接一或三层破碎牙12,每层为三个并均匀分布;在蜗轮7的中心孔11内壁上焊接或铆接二或四层破碎牙12,每层为四个并均匀分布;破碎棒10上的每层破碎牙12在中心孔11内壁上的每两层破碎牙12之间安装;破碎棒10上连接的破碎牙12与蜗轮7的中心孔11内壁上连接的破碎牙12尖端之间最小距离40/45/50毫米。
当蜗轮7在蜗杆8的带动下旋转时,被下盖6上的支撑件9所阻挡的大块焦碳或块状物被蜗轮7的中心孔11上的破碎牙12带入与破碎棒10的破碎牙12之间的40/45/50毫米破碎挤压缝隙中被破碎成小块,其小块状物从下盖6与之连接的支撑件9之间形成的漏灰孔13落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未经武汉钢铁(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9174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安瓿瓶药剂检测系统
- 下一篇:一种压力机滑块闭合高度调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