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推拉软轴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99076.1 | 申请日: | 2008-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2663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14 |
发明(设计)人: | 李明生;犹云;金仲贤;刘宁;赵海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五研究所昆明分部 |
主分类号: | F16C1/10 | 分类号: | F16C1/10;F16C1/26;F16C1/24 |
代理公司: | 中国船舶专利中心 | 代理人: | 缪 蕾 |
地址: | 65011***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推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传动机构,特别是涉及一种水下推拉软轴。
背景技术
目前,飞机、船舶上用的操纵杆大多数是手操纵电控结构,此类结构如果要在水下使用,要经过苛刻的密封防腐处理,这对于小型水下航行器显然是难以实现的,水下电传动和液压传动也不能满足小型水下航行器对操纵装置轻便可靠的要求。
现有的小型水下航行器通常通过改变骑行姿态来控制航行器的运行姿态,这种操纵方式操控精度不高,舒适性也较差。利用机械传动的操纵方式能够实现操纵简单轻便,较骑行姿态控制提高操控精度和舒适度,但是目前通常采用的是非直线路径机械传动机构,这种传动机构一般采用软钢丝,软钢丝只能传递拉力,而水下航行器操控装置中的传动机构不仅需要传递拉力,而且需要传递推力。另外,目前的使用钢丝的传动机构不能满足水下防腐的要求,可靠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目前上述机械传动机构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推拉软轴,它不仅能传递拉力,也能传递推力,并且能够满足防腐要求。
本实用新型推拉软轴,包括推拉杆、钢管、支座、护管、轴心,护管的两端通过支座与钢管密封连接,轴心贯穿于护管中,轴心的两端在钢管中分别连接推拉杆,推拉杆的另一端突出在钢管轴向的外面,轴心采用内部纵向直丝层和外部环绕层结构;护管为三层结构,内层是耐磨保护层,中层为加强层,外层为外保护层。
由于轴心具有外部环绕层,不仅能提供拉负载能力,也提高了推负载能力,由于护管中增加了耐磨保护层与加强层,提高了软轴的承载能力和可靠性。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推拉杆与钢管之间采用密封胶套密封,护管与支座之间采用滚压连接,轴心与护管形成密封整体,护管与轴心之间注入润滑油,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和润滑效果,满足水下防腐要求,进一步提高了推拉软轴的性能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推拉软轴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推拉软轴护管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推拉软轴轴心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推拉杆1、密封胶套2、钢管3、支座4、护管5和轴心6,护管5的两端通过支座4与钢管3密封连接,轴心6贯穿于护管5内,推拉杆1与轴心5之间滚压连接,推拉杆1一端在钢管3中与轴心5连接,另一端突出于钢管3轴向的外面。本实用新型推拉软轴两端都有推拉杆1,而且结构相同,其中一个推拉杆为主动推拉杆,另一个为被动推拉杆,主动推拉杆通过轴心向被动推拉杆传递推力和拉力;护管5是轴心6的保持架,保证轴心6的直线传动,不发生相对护管5的弯曲,始终保持与护管5同轴,轴心6只能在护管中轴向运动,实现推拉动作的传递。
推拉杆1与钢管3之间用密封胶套2密封,护管5与支座4之间采用滚压连接,护管5与轴心6形成密封整体,护管5和轴心6之间注入润滑油。密封和润滑的配合使用,既减小摩擦阻力,又能可靠密封,从而提高使用性能、可靠性和寿命。
如图2所示,护管5分为3层,即耐磨保持层7、加强层8、保护层9。耐磨保持层7保证轴心6进行直线运动,护管5和轴心6之间注润滑油使轴心6直线运动的阻力保持在较低水平。在轴心6带载直线运动时,加强层8受轴向反作用力,加强层8采用了直钢丝结构,在保证推拉软轴的柔软度的同时提高了承载能力。保护层9保持加强层钢丝不散架,同时进行防腐处理,抵御海水的腐蚀。
如图3所示,轴心6分为两部分,即直丝层10和外部环绕层11。直丝层10为钢丝,外部环绕层11为螺旋钢带,直丝层10尽量降低钢丝的直径,保证推拉软轴的拉负载能力,同时提高推拉软轴的柔软度,螺旋钢带采用厚钢条,提高了推拉软轴的推负载能力。
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在空气中使用,在百米深的海水中使用时也不受水压影响,并且由于运动部位全部浸泡在润滑油中,与海水严格分开得到很好保护,而暴露海水部分能有效抵御海水的腐蚀,所以具有良好的耐压、耐腐蚀性。
本实用新型实现了长距离推拉功能,密封性能好,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靠。经试验考核,耐压和耐腐蚀性能正常,控制动作传动过程灵活顺畅,试验结果满足使用要求,主要试验数据为:耐海水腐蚀,主要部件寿命可达10年、消耗件寿命2年,耐压深度100米(海水、淡水),运动传递顺畅无卡滞,传递间隙<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五研究所昆明分部,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五研究所昆明分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9907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螺纹衬套内螺纹的加工工装
- 下一篇:水压机的回程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