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结构的复底锅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99733.2 | 申请日: | 2008-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2867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21 |
发明(设计)人: | 陈合林;石建林;叶青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爱仕达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27/02 | 分类号: | A47J27/02;A47J36/02 |
代理公司: | 台州蓝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苑新民 |
地址: | 317500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结构 复底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炊具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新型结构的复底锅。
背景技术
炒锅已成为家庭必不可少的厨房用具,传统的炒锅使用非常广泛,但其往往达不到高效节能的目的,热源利用率低,费时费能源,巳不符合现代社会节能的要求。目前市场上出现的有重力铸造、铝复底等各种家用锅,现有的锅体大都存在材料导热不良、加热时间长、保温时间短、加热时锅内冒烟等不足,限制了其使用范围,只能在明火上使用,为此,有各种各样的复底锅的诞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加工工艺简单、结构牢固,可在明火或电磁炉上使用的且具有蓄热能力的新型结构的复底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新型结构的复底锅,包括锅体和金属片,其特征在于:在锅体的内表面的底部设有花纹,在锅体的外表面的底部复有金属片。
上述的锅体内表面的花纹为均匀分布的凹纹,凹纹的形状为三角形或圆形或多边形类几何形状。
上述的锅体外表面复有的金属片的外表面上设有凹纹。
上述的金属片外表面上的凹纹的形状呈直条状或弧条状或螺旋状或断线条状。
上述的凹纹形成的整体结构呈旋涡状或直线辐射状或圆盘状分布。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的优点是:
1、本实用新型由于凹纹的设计,使锅体具有蓄热功能,可在停火的状态下对食物进行保温熟化,食物的烹饪时间短,在加热使用时食物与锅内表面的接触面积小,不会产生粘锅现象,达到保温、省时的目的,提高了热速率,能源消耗少;
2、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锅体表面温度不会过高,基本没有油烟产生,使菜肴更加符合健康要求;
3、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范围广,可在明火或电磁炉等灶具上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图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图3为图1的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锅体内表面居中设置的凹纹为钻晶式图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4:
一种新型结构的复底锅,包括锅体10和金属片,在锅体10的内表面101的底部设有花纹20,在锅体10的外表面102的底部复有金属片30,使其使用范围广,可在明火或电磁炉上使用。
上述的锅体10内表面101的花纹20为均匀分布的凹纹(或称较薄的凹槽)201,凹纹201的形状为三角形,当然也可以为圆形或多边形类几何形状,所有的三角形凹纹形成的整体形状为圆盘形,当然,也可以是其它形状,其作用是在加热使用时食物与锅内表面的接触面积小,不会产生粘锅现象,同时使锅体10在加热过程中的热效率提高。
上述的锅体10外表面102复有的金属片30的外表面上设有凹纹301,凹纹301的形状呈螺旋状(或直条状或弧条状或断线条状或其它形状),凹纹形成的整体结构呈旋涡状(或直线辐射状或圆盘状分布),相邻的凹纹301之间可形成热气流通道,热气流通道的形状根据凹纹301形状的改变而变化,由于凹纹通道可延长热量在锅体10底部的停留时间,增加了锅体10的蓄热面积和蓄热能力,使锅体10在停火的状态下可对锅内的食物进行保温熟化,从而缩短了食物的烹饪时间,达到保温、省时的目的,提高了热速率,节约了能量,同时,由于热气流通道使锅体10在使用时表面温度不会过高,致使油温不会达到烟点,因此基本没有油烟产生,使菜肴更加符合健康要求。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之一,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爱仕达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爱仕达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9973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