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椰肉丝刨子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99990.6 | 申请日: | 2008-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9057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9 |
发明(设计)人: | 陈日辉;李春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47J17/02 | 分类号: | A47J17/02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徐玲菊 |
地址: | 650093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椰肉 刨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椰肉丝刨子,属于日常生活用具设计与制造技术领域。
技术背景
目前使用的椰肉丝刨子,其结构通常为:手柄,在手柄的端部设置刀架,刀架上固定单个波浪形刨丝刀,并用固定套将其上装有波浪形刀片的刀架固定在手柄上。使用该刨子刨制椰肉丝时,由于椰壳内的果肉是处于凹陷的内壁上的,也就是要在球状体的内壁刨丝,这样当用现有的刨丝刀刨制椰肉丝时,切入椰肉的深度极不易掌握,在刨丝的过程中还要求有较高的手法和技巧,若掌握不好,不仅费力,且刨出的椰丝不均匀,甚至刨出片状的椰肉来。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切入椰肉深度不易掌握,刨出的椰丝不均匀,且费时费力等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切入深度适宜、刨丝均匀,方便操作的椰肉丝刨子。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椰肉丝刨子,包括手柄,设于手柄端部的其上装有波浪形刀片的刀架,将刀架固定在手柄端部的固定套,其特征在于刀架下端通过连接销活动连接有刀头体,刀头体上对称设有两片倾斜的波浪形刀片,以便通过刀头体绕连接销的摆动,使刀片刃口能够随凹陷的弧形内壁的变化而变化,从而在凹陷的弧形椰肉面上自由刨丝,且进刀深度易于掌控。
所述刀头体由两侧板,设于两侧板之间的限位杆构成,刀头体两侧板的下方通过连接销固定在刀架下端,刀头体两侧板之间的下方对称设置两倾斜的波浪形刀片。
所述刀架下部设有支撑横杆,用于提高刀架强度。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和效果:采用上述方案,可使刀头体活动连接在刀架上,从而使刀头体上的刀能够在刨丝过程中自动调节角度,使其始终紧贴在凹陷的弧形内壁上,而方便、灵活地刨制均匀的椰肉丝,且进刀深度易于掌控,操作简单、方便,刨丝技巧要求较低,任何人均可灵活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图3为图1的A视图。
图中:1-手柄;2-销轴;3-固定套;4-横杆;5-刀架;6-刀片;7-出丝长口;8-刀头体;9-销轴;10-限位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但本实用新型之内容并不局限于此。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椰肉丝刨子,包括手柄1,设于手柄1端部的刀架5,刀架5通过销轴2固定在手柄1下端,并通过固定套3固定,其中刀架5下端通过销轴9活动连接有刀头体8,刀头体8由两侧板,设于两侧板之间的限位杆10构成,限位杆10同时也可提高刀头体8的强度,刀头体8两侧板的下方通过销轴9固定在刀架5下端,刀头体8两侧板之间的下方对称设置两倾斜的波浪形刀片6,两波浪形刀片6之间即形成出丝长口7,以便通过刀头体8绕销轴9的摆动,使刀片6能够随凹陷的弧形内壁的变化而变化,从而在凹陷的弧形椰肉面上自由刨丝,刀架5下部设有支撑横杆4,用于提高刀架5的强度,如图1、图2、图3。在刨丝过程中,操作人员可以选择上推下拉,或左拉右推的刨丝方式进行刨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9999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香皂盒
- 下一篇:一种面包块状填充的床垫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