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盗瓶盖注塑模具无效
申请号: | 200820200047.2 | 申请日: | 2008-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7585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22 |
发明(设计)人: | 郑增仕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增仕 |
主分类号: | B29C45/32 | 分类号: | B29C45/32;B29L31/36 |
代理公司: | 汕头市高科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少明 |
地址: | 515041广东省汕头***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盗 瓶盖 注塑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塑料加工的模具,特别是防盗瓶盖的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防盗塑料瓶盖包括上盖体和防盗圈,上盖体与防盗圈之间由众多连接点进行连接。上盖体有内螺纹与瓶口处螺纹连接封闭瓶口,防盗圈卡在瓶颈的凸缘,瓶盖被旋转开启时,连接点被拉断,从而可以判别该瓶是否被开启过。这种瓶盖广泛用于饮料、食品、药品的包装。
这种瓶盖在注塑加工时,上盖体、防盗圈和连接点应当一次成型,模具包含连通的上盖体、防盗圈和连接点三个部分的模腔,相邻的连接点之间的空隙由模件封闭。瓶盖成型后,连接点容易被拉断,为了防止连接点断裂,现有的注塑模具的解决方法是采用径向抽芯结构,将模具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部件沿径向张开,由此造成模具尺寸大,注塑周期长,生产效率低,合模时会发生相互碰撞,引起噪音,影响模具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产效率高,使用寿命长的防盗瓶盖注塑模具。
本实用新型的包括凹模和凸模体,合模时所述凹模和凸模体的上部形成瓶盖的上盖体模腔,凸模体中还有瓶盖连接点模腔和防盗圈模腔,上盖体模腔通过连接点模腔连通防盗圈模腔,连接点模腔的内侧模件和外侧模件可轴向相对运动,防盗圈模腔的内侧模件和外侧模件可轴向相对运动。
上述上盖体模腔、连接点模腔和防盗圈模腔的内侧模件优选为组合一体的浮动模件。
防盗圈模腔的外侧模件优选的是上部与连接点模腔的外侧模件组合为一体,并有一向外突出的环形台阶。
上述凸模体中可以有可活动的顶针推板和顶杆推板,所述顶针推板通过顶针连接瓶盖连接点模腔的外侧模件,顶针推板的活动由注塑机顶杆驱动,所述顶杆推板连接复位杆和凸模体中心位置的顶杆。
上述浮动模件可以有限位卡件,凸模体中有相应的限位台阶。
本实用新型在制品脱模过程中,上盖体模腔的外侧模件首先脱模,然后是防盗圈模腔的外侧模件的下部脱模,再次是瓶盖上盖体模腔、连接点模腔和防盗圈模腔的内侧模件脱模,最后是连接点模腔的外侧模腔和防盗圈模腔外侧模件的上部脱模。采用外侧模件和内侧模件分步脱离方式,解决了脱模过程连接点的断裂问题,使模具可在轴向完成脱模工作,模件形成大大缩小,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小了模具尺寸和模件间的碰撞,延长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合模状态剖视图。
图2是图1实施方式一种开模状态剖视图。
图3是图1实施方式另一开模状态剖视图。
图4是图1实施方式第三开模状态剖视图。
图5是图1实施方式第四开模状态剖视图。
图6是I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固定在注塑机机架的凹模板1中有形成上盖体外侧模件的凹模101,凹模101连通注塑孔102,由注塑孔102向模腔提供熔融塑料。
凸模体3包括一可上下轴向运动的浮动模件4,该浮动模件4的上部作为上盖体内侧模腔、连接点的内侧模腔和防盗圈模腔的内侧模腔。可上下轴向运动的脱模推板2有环形延伸部201作为连接点模腔的外侧模件和防盗圈模腔的外侧模件的上部。固定型芯5上端的内侧作为防盗圈模腔的外侧模件的下部。在合模状态下,浮动模件4与凹模101、脱模推板2和固定型芯5形成了上盖体模腔、连接点模腔和防盗圈模腔,上盖体模腔和防盗圈模腔之间通过连接点模腔连通,因此上盖体模腔、连接点模腔和防盗圈模腔注塑所需的熔融塑料一并由注塑孔102提供。
凸模体3中部的套筒6中有可轴向运动的顶杆7。套筒6固定在凸模体3。浮动模件4套于套筒6的外侧,可轴向运动。固定型芯5套于浮动模件4的外侧,固定连接凸模体3。脱模推板2套于固定型芯5的外侧,可轴向运动。
浮动模件4下部还有定位环401,作为浮动模件4移动过程的限位卡件,固定型芯5有一与定位环401对应的限位台阶501。
顶杆推板8连接顶杆7和复位杆10,并由顶杆推板封板9紧固顶杆7和复位杆10。脱模推板2下方连接有顶针11。顶针11连接顶针推板12,并由顶针推板封板13紧固顶针11。顶针推板12下方连接注塑机顶杆14。
图6所示,脱模推板2的环形延伸部201上还有一向外突出的环形突台202,注塑时制品的防盗圈也形成相应的突台,该环形突台202在脱模过程顶住防盗圈,使连接点得到保护。
图2、图3、图4和图5示出开模过程各模件的运动和行程。瓶盖制品成型冷却后,凸模体3离开凹模板1,凹模101即上盖体模腔的外侧模件脱开(图2所示),同时,注塑机顶杆14开始动作,将顶针推板12推出(图3所示),由顶针推板12推动顶针11和顶杆推板8。顶针11推动脱模推板2,同时顶杆推板8推动顶杆7,脱模推板2的环形延伸部201从瓶盖的连接点位置,顶杆7从瓶盖的顶部同步将瓶盖顶出,浮动模件4在瓶盖螺纹的带动下也同步被顶出,此时,瓶盖防盗圈的下部脱离了固定型芯5的端部,防盗圈模腔的外侧模件的下部脱模,同时在固定型芯5上端和脱模推板2的环形延伸部201之间形成了环形空隙15。浮动模件4的定位环401的移动到达限位台阶501时,浮动模件4停止移动,而顶杆7和脱模推板2仍继续外推(图4所示),顶杆7和脱模推板2将整个瓶盖从浮动模件4上强制脱出,此时,上盖体模腔、连接点模腔和防盗圈模腔的内侧模件一并脱模,环形空隙15提供了防盗圈脱开内侧模具时所需形变空间。在前述脱模过程,环形延伸部201的环形突台202始终顶住瓶盖16的防盗圈对应的突台,使防盗圈与上盖体之间保持同步移动,因此连接点没有受力而不会断裂。然后如图5所示,注塑机顶杆14复位,顶针推板12回拉,将脱模推板2拉回复位,环形延伸部201从瓶盖的连接点处脱开,完成连接点模腔外侧模件和防盗圈模腔的外侧模件的上部的脱模,取出瓶盖制品16。由于瓶盖内侧模件已全部脱去,防盗圈容易变形,脱模推板2的环形延伸部201从瓶盖的连接点处脱开不会再伤害连接点。脱模完成后,凸模体3与凹模板1合模时,凹模板1通过复位杆10将顶杆推板8和顶杆7顶回复位,完成一个工作周期,可进行下一轮的注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增仕,未经郑增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0004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注塑机开合模液压回路系统
- 下一篇:注塑机的筋板结构头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