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LED灯具无效
申请号: | 200820200185.0 | 申请日: | 2008-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6237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24 |
发明(设计)人: | 吴俊纬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南科集成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19/00 | 分类号: | F21V19/00;F21V21/00;F21V31/00;F21V29/00;F21V23/0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663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led 灯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LED灯具。
背景技术
LED作为一种新型照明光源以其节能、环保、发光效率高、寿命长等突出优点正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在各种场合。采用大功率LED光源应用在灯具中现在已经可以作为路灯、工矿灯、洗墙灯等大型灯具使用。现有的LED灯具由于光源本身不具备防水性能,因此必须放在防水的密闭灯罩内,其成本较高,安装不便,热量积聚在灯罩内不易散发,影响光源的寿命。另外,大功率LED在工作时产生大量热量,如果不及时散发出去,则会使LED由于高温而受到损害,影响使用寿命,因此需要良好的散热。现有的大型灯具一般采用散热片散热,但是由于散热片之间的空隙呈平行排布,如果风从垂直于散热片的方向吹来,则散热片之间的空隙中空气流通不顺畅,即外界的流动空气对灯具的强制散热的效果不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成本低、安装方便、散热效果优异的LED灯具。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光源,所述LED灯具还包括镂空的光源支架、灯具安装连接装置,所述光源为防水密封光源,所述光源与所述光源支架相固定连接,所述灯具安装连接装置与所述光源支架相连接,所述光源整体暴露在外。
所述光源包括散热基板、LED光源组件、透光保护罩,所述LED光源组件包括若干个LED及电路散热底板,所述LED光源组件与所述散热基板相固定连接并通过所述电路散热底板将热量传导到所述散热基板,所述透光保护罩与所述散热基板相密封连接,所述散热基板的背面设有若干个呈阵列排布的散热棒。
所述光源还包括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恒流恒压器件及驱动电路散热底板,所述驱动组件位于所述透光保护罩与所述散热基板形成的密闭空间内,所述驱动电路散热底板与所述散热基板相固定连接传导散热。
所述光源还包括电源保护盒,所述电源保护盒通过螺钉与所述散热基板相固定连接,所述电源保护盒通过嵌入到所述散热基板底部的凹槽内的密封环与所述散热基板相密封,所述电源保护盒内设有电源变换组件,所述电源变换组件的输入电源线通过密封线卡从所述电源保护盒引出并密封,所述散热基板上设有带线孔的突起,所述电源变换组件的输出电源线穿过所述突起的线孔并与所述恒流恒压器件相电连接,所述电源变换组件的输出电源线与所述突起的线孔处设有防水密封胶。
所述散热基板的外周部设有环状突起,所述环状突起上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内安放有密封条并与所述透光保护罩相配合密封,所述透光保护罩与所述散热基板的所述环状突起通过若干个螺栓相固定连接,所述螺栓与所述透光保护罩之间还设有压环。
所述LED灯具还包括反光罩,所述反光罩固定设置于所述透光保护罩与所述散热基板形成的密闭空间内,所述散热棒呈矩阵式或菱形阵列排布,所述散热棒与所述散热基板一体成型制造,所述散热基板的背面还设有把手,所述散热基板的厚度为3~8mm,所述散热棒的直径为φ2~φ8mm,所述散热棒的高度为10~200mm,各所述散热棒之间的中心距为5~18mm。
所述光源上固定连接若干个带螺栓孔的连接耳,所述光源通过若干个螺栓穿过所述连接耳的螺栓孔与所述光源支架相固定。
所述灯具安装连接装置为一管体。
或者,所述灯具安装连接装置包括至少两个连接梁、连接盘、挂钩或挂杆,所述连接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光源支架、所述连接盘相连接,所述挂钩或挂杆与所述连接盘相连接。
所述光源支架为平面支架或立体结构支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实用新型包括镂空的光源支架、灯具安装连接装置,所述光源为防水密封光源,所述光源与所述光源支架相固定连接,所述灯具安装连接装置与所述光源支架相连接,所述光源整体暴露在外,所述光源本身具备防水性能,不需要再放在防水的密闭灯罩内,因此降低了成本,通过所述灯具安装连接装置直接与灯杆或横杆等连接,安装方便,所述光源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直接散发到外界的空气中,避免了积聚在灯罩内不易散发而影响光源的寿命的缺陷,故本实用新型成本低、安装方便、散热效果优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南科集成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南科集成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0018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