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子镇流器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0820200449.2 | 申请日: | 2008-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5267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03 |
发明(设计)人: | 吴长江;张成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雷士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41/295 | 分类号: | H05B41/295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罗晓林 |
地址: | 516021***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子镇流器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镇流器电路,具体涉及到一种适用于T5灯管的电子镇流器电路。
背景技术
普通T5光源配套的电子镇流器,多数采用瞬时启动方式点亮灯管,造成配套灯管在燃点和常开关条件下,光源的阴极易受到过高的启动峰值电压产生离子轰击,导致灯管早期黑头及使用寿命期减短,平均黑头次数在1500次,平均开关寿命在5000次左右,而采用PTC热敏电阻预热启动的T5电子镇流器,由于期间固有的温度效应及性能衰变,预热时间和电流一致性难以控制,且在燃点使用中产生较多的温升和线路损耗,使得灯管的光效:流明输出降低3-5LM/W,同时带来更多的线路隐患,实际应用时黑头次数在3000次,平均开关次数在8000次左右。以上两种方案在镇流器与灯管匹配应用中,均没有较好地解决光源寿命和流明维持率的技术难题,无法实现T5类灯具高效耐用的特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实现低压启动、高效耐用的电子镇流器电路。
针对以上需解决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出一种以T5灯管为光源的新型的电子镇流器电路,搭配高可靠性电子元器件构成零功率的预热点灯回路,通过镇流器对初始启动时流过T5灯管阴极的电流及时间进行控制,并实现同步整流预热灯管的两个阴极,在预热起辉灯管完成后即关断控制回路从而实现零功率待机模式,在预热参数的设计上能够根据灯管的实现差异灵活调整,经过系统试验验证,综合技术指标可以达到:平均黑头次数>20000次,平均开关次数>100000次,并实现在寿命期间50000小时内,光源的流明维持率在70%以上。产品的综合使用寿命是原有传统电子镇流器整机寿命的3-5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电子镇流器电路的主功率半桥逆变电路1,提供一个稳定的电压和电流使灯管进入稳定工作,并在上电初期提供一个高的谐振电压帮助灯管顺利起辉点亮。
电子预热电路2,目的是借助主功率逆变半桥在上电初始时给定的一个输出电压作为预热电路的电源输入信号,首先通过电阻的偏压将三极管Q2关断,同时功率场效应管Q1即时开通将灯管两端并联的谐振回路电容短路,原有的谐振回路进入暂态感性限流工作模式。电压经桥式整流后得到一个可控的直流预热电流通过两组灯丝形成回路返回功率半桥,与此同时取一个RC支路对小电容C3充电,在设定的充电时间内将电容C3两端电压提高到齐纳二极管D6的导通准位,稳压管D6雪崩后NPN三极管Q3开始开通将场效应管Q1的栅极驱动电压下拉至低电位,控制场效应管Q1由导通转为瞬间截止,下拉电压同时开通PNP管Q2并与NPN管Q3通过小电流放大形成自锁回路从而具有极低的待机损耗。场效应管Q1工作截止后,预热电流被强迫关断,灯丝通过了短时数秒的直流电加热使得电子粉和汞原子充分热激活,形成热激发状态。此时,谐振电容被释放与电感回路重新复位形成谐振网络,提供一个比原来有冷启动方式要低很多的起辉电压即可顺利点亮灯管,从而实现电子预热启动,大大提高了灯管的开关使用寿命。
实验数据表明:与原有普通电子镇流器相比较,灯管平均开关次数从六千次提高到六万次以上,整机灯具的使用寿命从原有的一年提高到三年以上。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现方案,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其他方式实现,在没有脱离本实用新型发明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雷士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惠州雷士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0044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棚支架
- 下一篇:红外遥控电脑检测紧急照明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