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生活污水生态净化微孔管曝气池有效
申请号: | 200820200860.X | 申请日: | 2008-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7646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22 |
发明(设计)人: | 李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颖 |
主分类号: | C02F3/12 | 分类号: | C02F3/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130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活 污水 生态 净化 微孔 曝气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污水生态净化曝气池,特别是一种生活污水生态净化微孔管曝气池。
背景技术
现代先进的生活污水生态净化曝气池,如中国发明专利第200410051577.1号,名称为:“一种高效人工湿地处理生活污水的方法”所公开的技术方案:把生态修复漂带、污水净化用生物过滤吸附帘带和水生动植物合理地组合设置,建立起一个具有高效生活污水处理能力的人工湿地,利用生态修复漂带、污水净化用生物过滤吸附帘带上固着的微生物和水生动植物形成复杂和完整的生物圈,在湿地中形成良性的生态循环,充分发挥自然生物对环境的自净作用。上述该方案的缺点是曝气池是采用土塘的水面与空气自然接触向生化曝气池供氧,曝气效率低、土塘占地面积大。也有采用潜水曝气泵放在生化曝气池水底进行供氧,其缺点是耗费动力大,供氧不均匀,运行费用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生活污水生态净化微孔管曝气池,采用微孔曝气管在水中均匀供氧,为水质净化、水体生物圈营造良好环境,恢复水体生态平衡和改善水体水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生活污水生态净化微孔管曝气池由曝气池体、微孔曝气机构和生态修复漂带、生物过滤吸附帘带组成。
a、曝气池体
曝气池体可以是水泥结构、金属结构、土塘或以其它材料构成。曝气池体的形状可以根据实际场地设计。曝气池体深度为1.5至4米。在曝气池体边侧分别设有污水入口和污水出口。在污水入口前方设置人工清除细格栅,安装角度为50°至90°,格栅栅条净间隙为3至10毫米。
b、微孔曝气机构
微孔曝气机构由微孔曝气管、主风管和鼓风机组成。鼓风机设置在曝气池体的外侧,鼓风机与主风管连接,主风管伸入曝气池体内,在主风管上设有微孔曝气管。微孔化曝气管的直径为18至50毫米,微孔曝气管可以是直管、弯管、螺旋管、圆形软管或金属管。在微孔曝气管的周边设有微孔。微孔的直径为0.5至2毫米。鼓风机将空气经过主风管输送到微孔曝气管,通过曝气提高水中溶解氧浓度,增强微生物的代谢活性,提高系统处理效率。
c、生态修复漂带、生物过滤吸附帘带
生态修复漂带、生物过滤吸附帘带作为高效微生物载体,是整个污水处理系统的核心,由于其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和精密的微孔结构,可发展出生物量巨大、物种丰富的微生物群落,通过微生物的代谢对污染物进行分解。在曝气池体中设有生态修复漂带和生物过滤吸附帘带。生态修复漂带和生物过滤吸附帘带是现有产品。生态修复漂带和生物过滤吸附帘带合理地布置在池体中,其用量、比例和布置方式以生活污水的浓度和处理要求而定。
生态修复漂带
生态修复漂带由固定底圈和条状漂带组成,条状漂带由密实编织面、轻质泡沫塑料夹层和疏松编织面三层材料组成。密实编织面和疏松编织面均由聚合物编织而成,具有高比表面积、高孔隙率和三维编织结构。
生物过滤吸附帘带
生物过滤吸附帘带由固定圈和有机合成材料制作的高表面积、高空隙度的过滤吸附帘带组成。
生态修复漂带、生物过滤吸附帘带与微孔曝气管平行排列,有利于空气与生态修复漂带、生物过滤吸附帘带的接触,提高氧气利用率,同时曝气产生的水流剪切力有利于生态修复漂带、生物过滤吸附帘带表面生物膜的脱落更新,保持处理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现有技术的生态修复漂带和生物过滤吸附帘带,增加微孔曝气机构,使进入曝气池体中的生活污水在有氧的环境中,与生态修复漂带和生物过滤吸附帘带附着形成微生物生物圈,充分地发挥了微生物对池体污水的生物净化作用,达到污水治理的目的。能够通过微孔曝气机构在水中均匀供氧,恢复水体生态平衡,充分发挥自然生物降解作用,实现水质净化和水质的改善。
采用本实用新型,曝气池体占地面积小,处理效率高,生态修复漂带和生物过滤吸附帘大大增加微生物的生物量,微孔曝气机构可增强微生物的活性,能缩减系统的停留时间和占地面积。曝气效率高,耗费动力少,供氧均匀,设备运行费用低,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净化水质的效果好。微孔曝气机构在水中均匀供氧,为水质净化、水体生物圈营造良好环境,并充分发挥自然生物降解作用,对水体中有机污染物可以起到生物降解的作用,恢复水体生态平衡和改善水体水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主视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主视剖面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颖,未经李颖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0086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安全防护单管扶手弧形底座
- 下一篇:磁化水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