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包装机的真空抽吸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200977.8 | 申请日: | 2008-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9639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26 |
发明(设计)人: | 黄顺强;梁均灿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顺强;梁均灿 |
主分类号: | B65B25/14 | 分类号: | B65B25/14;B65B11/00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粤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唐强熙 |
地址: | 528300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机 真空 抽吸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包装机,特别是一种包装机的真空抽吸装置。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文献号CN 201023684Y中公开了一种纸卷全自动包装机,包括纸卷进料机构、纸卷出料机构和薄膜切断输送机构,其特征是全自动包装机设置有滚筒成型机构,纸卷进料机构和纸卷出料机构分别与滚筒成型机构相接,薄膜切断输送机构设置在滚筒成型机构的上方或侧上方。滚筒成型机构包括由电机驱动的滚筒,滚筒的圆周上设置有一个及以上的纸卷存放凹槽,滚筒与分度器相接,分度器与电机通过齿轮传动副相接。滚筒成型机构)还包括喷嘴。这种纸卷全自动包装机工作时,包装薄膜仅仅依靠薄膜切断输送机构和喷嘴的作用,而铺贴在滚筒上,其附着力比较小,当包装薄膜卷包在纸卷上时,也不是卷的很紧,于是,其给下道工序,热封成型带来较大的麻烦,并也影响到最后的包装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卷包质量好、卷包速度快的一种包装机的真空抽吸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包装机的真空抽吸装置,包括与分度器相接的滚筒,滚筒上设置有一个及以上的容纳纸卷及其包装薄膜的凹槽或空位,其特征是滚筒上设置有真空抽吸装置,该真空抽吸装置包括设置在滚筒表面的吸气小孔或吸气条缝,包装薄膜横跨凹槽或空位、并贴附在吸气小孔或吸气条缝上。
所述真空抽吸装置还包括与滚筒相接的抽真空盘,抽真空盘上设置有与抽真空机相通的抽真空管。
所述抽真空盘上设置有环状的隔板,隔板朝向滚筒上处于刚开始吸膜的第一工作位的凹槽或空位设置有开口,该开口与位于凹槽或空位左右两侧的吸气小孔或吸气条缝相通,开口与吸气小孔或吸气条缝之间设置有连通通道。
所述滚筒位于凹槽或空位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抽真空腔,该抽真空腔与吸气小孔或吸气条缝相通,滚筒中央设置有内环,内环的侧壁上设置有一个及以上的连通孔,抽真空腔通过连通管与连通孔相通,隔板上的开口与位于凹槽或空位两侧的连通孔相通,隔板内套在内环中。
所述抽真空腔的数目为凹槽或空位的数目的二倍,每个凹槽或空位的左、右侧面分别设置有一个抽真空腔,相邻抽真空腔之间设置有中隔板,抽真空盘包括基板和隔板,基板盖接在滚筒的内环上,基板和内环以及滚筒内壁共同围成抽真空室。
所述隔板内侧设置有导管,导管上、下两端分别穿过设置在隔板上的导孔后,与处于第二工作位的凹槽或空位左右两侧的抽真空腔上的连通管相通,导管上设置有小孔,开孔与抽真空室相通。
所述滚筒上设置有用于装配抽真空盘的第一装配孔,抽真空盘上设置有装配分度器的第二装配孔。
所述凹槽或空位中设置有供推料器伸出的伸出孔。
所述凹槽或空位中设置有辅助纸卷定位用、弹性的第一辅助定位片,该第一辅助定位片位于纸卷的左右两侧。
所述凹槽或空位中设置有辅助纸卷定位用、弹性的第二辅助定位片,该第二辅助定位片位于纸卷的上下两端。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当凹槽或空位转到第一工作位时,抽真空机通过抽真空盘和滚筒,从该凹槽或空位所对应的抽真空腔,以及与该抽真空腔相通的吸气小孔或吸气条缝处抽气,从而将贴附在吸气小孔或吸气条缝处的包装薄膜被吸紧,当纸卷进入到凹槽或空位中时,包装薄膜便牢牢的贴附在纸卷上,为下一步工序,直缝封口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并利于其平整顺滑的包装。整个卷包过程迅捷,速度快,且卷包质量好。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处于第一工作位时的凹槽或空位左右两侧的抽真空腔的吸力比较强,此时,包装薄膜可以牢靠的吸附在滚筒上,当该凹槽或空位进入第二工作位时,由于此时纸卷将进入,包装薄膜将包裹在纸卷表面,因此,仅仅出于需要少量附着力的目的,将此时的抽真空腔的抽吸力降低,而另外采用了导管及小孔的结构。整个工作过程卷包质量好、卷包速度快。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抽真空盘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抽真空盘翻转180度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的抽真空盘转过90度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的A-A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抽真空盘和滚筒装配后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顺强;梁均灿,未经黄顺强;梁均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0097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式十字道岔
- 下一篇:减震型插爪式矿用斜井人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