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阻成型机无效
申请号: | 200820202338.5 | 申请日: | 2008-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15211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23 |
发明(设计)人: | 常亚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亚洲 |
主分类号: | H01C17/00 | 分类号: | H01C17/00;B21F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000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阻 成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产品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可针对散装电阻及带装电阻两组不同模式电阻元件进行成型作业的成型机。
背景技术:
通常以包装方式不同分为:散装电阻和带装电阻。见图2,这是一种带装电阻元件92的示意图。是在电阻元件和纸制连接带93,其中,电阻的针脚90水平设置在电阻两端,并且针脚90分别通过两个纸带9均匀连接。这样,销售时可以方便进行包装。
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通常需要对电阻的针脚进行一定的处理,比如将电阻焊接在电路板上,必须将针脚进行剪切,然后在弯折一定角度(通常是90度)。通常在弯折过程中,需要在弯曲的针脚上形成一个曲折,如图7中所示。为了提高生产效率,通常弯折、剪切作业均通过成型模座完成。
由于散装电阻元件与带装电阻元件在包装形式上存在的差别,其无法采用一台设备对两种电阻进行成型。通常需要将带装电阻元件中的电阻与连接带分离,再将电子元件放入成型设备中进行加工,这样就大大增加了加工时间,降低了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在于克服目前成型产品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电阻成型机,该成型机不仅可用于散装电阻元件,其也可以用于带装电阻元件的成型作业,或者同时对散装、带装电阻元件进行成型处理。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该成型机包括一组散装元件进料机构,其具有一料斗,在料斗下方设置有一个供散装电阻元件通过的下料轨道;一组带装元件进料机构,其具有一供带装电阻元件通过进料轨道,于该进料轨道出料端安装有剪切输送装置;一位于散装元件、带装元件进料机构交汇处的转盘,该转盘上成型有用于放置电阻元件的凹槽;其中,沿转盘旋转方向依次在其旁侧安装有切脚机构和成型机构,其中,剪切机构具有剪切转盘上电阻元件的引脚的切刀;上述机构安装在基座上,通过马达驱动其运行。
所述的散装元件进料机构前端安装有一电磁振动盘,经振动盘筛选的散装电阻元件进入料斗。
所述的散装元件进料机构中的下料轨道为成型在两平行板上的间隙。
所述的带装元件进料机构上的剪切输送装置包括:同轴相对设置的一组输送齿轮、一组切断齿轮、以及一组与切断齿轮配合以切断带装电阻元件连接带的切刀。
所述的转盘为两个同轴、平行设置的圆盘,其边缘均匀成型有用于放置电阻元件的凹槽。
所述的切脚机构包括位于转盘两侧的切刀,每个切刀包括静刀座和通过凸轮机构驱动的动刀座。
所述的成型机构包括静模、转动板、安装在转动板中与静模配合的动模、以及一个通过凸轮机构带动的撞击杆,通过撞击杆撞击动模将电阻元件的引脚挤压成型。
本实用新型具有两种进料机构:带装电阻元件进料机构和散装电阻元件进料机构,这两种进料机构分别对应不同形式的产品,提高了产品的应用范围,提高生产效率。
相对与目前产品,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适用散装、带装电阻(或二极体)元件成型。
◆适合大量生产。
◆调整容易,性能稳定。
◆可根据客户要求,设计模具尺寸。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未安装带装元件进料机构时的立体图;
图2是带装电阻元件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带装元件进料机构与转盘结合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带装元件进料机构的部分立体分解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成型机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成型机构另一工作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3,本实用新型该成型机包括:基座1、电磁振动盘2、一组散装元件进料机构3、一组带装元件进料机构4、转盘5、切脚机构6和成型机构7。
下面针对不同形式的电阻元件进行详细说明:
见图1、3,这是针对散装电阻元件91成型的示意图。首先将散装电阻元件91放入到电磁振动盘2中,将振动盘2的出口对准料斗31的进口。通过振动盘2对散装的电阻元件进行筛选,然后通过料斗31进入到下料轨道32中。
散装电阻元件91将沿下料轨道32进入,所述的散装元件进料机构3中的下料轨道32为成型在两平行板上的间隙,并且成弯曲造型。将下料轨道设置成弯曲形状,可避免电阻元件互相拌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亚洲,未经常亚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0233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手持装置的电池安装结构
- 下一篇:一种光碟播放机的夹碟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