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驱蚊贴片有效
申请号: | 200820202357.8 | 申请日: | 2008-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8630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2 |
发明(设计)人: | 郑文岭;马文丽;刘媛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金琪基因技术研究发展中心 |
主分类号: | A01N25/34 | 分类号: | A01N25/34;A01P1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致信伟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少君 |
地址: | 510800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驱蚊贴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驱蚊装备,尤其是一种驱蚊贴片。
背景技术
蚊子是许多疾病的传播媒介,尤其在春夏季节是传播性疾病的高发期,它们可以传播乙型脑炎、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黄热病、疟疾、丝虫病等,每年被蚊子传染疾病的人口超过7亿。因此,防蚊驱蚊非常重要。携带、驱蚊时间、驱蚊功效、是否对皮肤产生刺激等因素成为了人们选择驱蚊产品的首要标准。目前流行的驱蚊产品是一种直接贴在衣物或其他物品上的驱蚊贴片,其主要由药棉层和双面胶布构成,双面胶布的一面贴有药棉层,另外一面为隔离膜,撕开隔离膜就可以把贴片贴在衣物或其他物品上。此产品虽然是便于携带、驱蚊时间长了,但是还存在不足,此驱蚊贴片不能贴在人的身体上,双面胶的胶面对皮肤有一定的刺激,外出时,使用不方便,药棉层直接暴露在空气中了,药物散发比较快。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驱蚊贴片,能够直接贴在人的身体上,方便携带使用且对皮肤无刺激,药物的散发时间变得更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驱蚊贴片,包括药棉层、胶布层,所述胶布层上设有药棉层和隔离膜;所述胶布层的粘胶面设有药棉层和隔离膜,所述隔离膜覆盖胶布层的粘胶面和药棉层,所述胶布层与药棉层相对应的位置设有透气孔。
本实用新型的驱蚊贴片能够直接贴在人的身体上,方便携带使,药物的散发时间变得更长。
作为改进,所述胶布层为医用胶布。医用胶布对皮肤没有刺激作用。
作为改进,所述胶布层的形状为圆形、三角形、矩形或菱形;所述药棉层的形状为为圆形、三角形、矩形或菱形;所述隔离膜的形状与所述胶布层的形状相似,且所述隔离膜由两片构成,相到之间在药棉层部份重叠。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驱蚊贴片的胶布层使用单面胶且与皮肤有较好的亲和性,能够直接贴在人的身体上,外出携带使用更方便;药棉层直接与皮肤接触,不暴露在空气中,使药棉层上的药物不能直接与空气中的水分结合,保证了药物的效能;在胶布层的上设有透气孔,药棉层受到人体体温加热,药物散发,通过透气孔药物可以缓慢的向空气散发,药物的散发时间因而变得更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截面剖视图;
图2为图1俯视图;
图3为图1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3所示,一种驱蚊贴片,包括胶布层3、药棉层1和隔离膜2,胶布层3为单面胶贴,在胶布层3的粘胶面上贴有药棉层1,药棉层1可以稳固的黏贴在胶布层3上。所述的胶布层3为圆形,药棉层1为矩形,且药棉层1面积比胶布层3面积小,药棉层1黏贴在胶布层3上时,药棉层1外围露出一圈粘胶面,暴露出来的粘胶面上贴有隔离膜2,隔离膜2的形状与胶布层3的形状一致,且隔离膜2被分为对称的两半,即两个半圆,两个半圆隔离膜2分别对称的粘贴在胶布层3的粘胶面上,相到之间在药棉层部份重叠,用以保护药棉层1免受外界污染和维持胶布层3的粘胶面始终保持一定的粘性。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先将两片隔离膜2向两边撕开,露出药棉层1,然后将胶布层3贴有药棉层1一面贴在皮肤上,胶布层3把药棉层1包裹,使药棉层1上的药物不能直接与空气中的水分结合,保证了药物的效能;在胶布层3上对应药棉层1处设有透气孔4,药棉层1与人体皮肤直接接触受到人体体温加热,药物散发,通过透气孔4药物可以缓慢的向空气散发,药物的散发时间因而变得更长,驱蚊的时间也就更长效。胶布层3可以改用医用胶布,可以使得胶布与人体皮肤的接触更温和。另外在药棉层1上加入止痒液,可以起到皮肤止痒的效果。
上述本实用新型的驱蚊贴片的胶布层3的形状为圆形,药棉层1的形状为矩形,根据个人喜好,胶布层3和药棉层1的形状可以为三角形、菱形或其他任意形状,具有本实用新型结构的且只属于形状改变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金琪基因技术研究发展中心,未经广州金琪基因技术研究发展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0235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