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喉罩通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20202725.9 | 申请日: | 2008-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0416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09 |
发明(设计)人: | 瞿雪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福尼亚医用高分子材料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16/00 | 分类号: | A61M16/00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焕军 |
地址: | 519085广东省珠海市唐家港***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气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在手术麻醉或危重患者抢救时用的喉罩通气装置。
背景技术
在手术麻醉和危重病人抢救时,在第一时间建立有效的人工气道对提高抢救成功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维持呼吸换气,现今常用的人工气道装置包括呼吸面罩、气管插管、喉罩等。呼吸面罩虽然简便易行,但一般不能提供正压换气,而且换气的效率取决于病人的自主呼吸,还要注意呼吸气道是否畅通,所以如今使用更多的是气管插管和喉罩的方式。
喉罩与气管插管相比,又具有以下优点:1.喉罩置入时患者保留自主呼吸,术者操作时不需要喉镜,盲探下可进行;2.喉罩不置入气管,刺激小,容易耐受;3.喉罩的置入和拔出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4.对眼内压和颅内压的影响小;5.喉罩置入的时间短,易于掌握。
然而,现有喉罩仍存在一定的缺陷,表现在:如图1所示,气道导管2与连接接头3是独立的原件,两者通过胶结的方式配合,这样会导致结合部不光滑,容易形成阶梯,插入时会对气道内壁粘膜有损伤,且易脱落;此外,气道导管2的弯曲度大,不符合人体工程学,插入气管时回弹力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喉罩通气装置,可以减小插入时对气道内壁粘膜的损伤,且结构稳定,同时提供弯曲度合适的气道导管。
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喉罩通气装置,包括:导管接头、气道导管、连接接头、气囊、充气管、指示气囊及单向阀,导管接头设置在气道导管的一端,气道导管另一端通过连接接头与气囊相连接,充气管与气囊相连接,指示气囊及单向阀设置在充气管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气道导管与连接接头一体成型。
其中,所述气道导管为弧状,其曲率半径在140~160mm之间选取。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喉罩中的气道导管与连接接头是一体成型的,可以保证光滑度,且结构可靠,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插入和拔出时,对气道内壁粘膜的损伤小,实践证明,手术时心血系统反应小,手术后病人咽喉痛的几率很小;此外,气管导管曲率半径的改进使得手术更容易进行,同时减少患者的痛苦。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现有的喉罩通气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一体成型的气道导管与连接接头的截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喉罩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采用气道导管21与连接接头31是一体成型的,可以保证光滑度,而且结构稳定;并且控制气道导管21的曲率半径在140~160mm之间,通过临床验证,该曲率半径范围是基于人体工程学及临床实践得到的。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喉罩通气装置包括:导管接头1、一体成型的气道导管21与连接接头31、气囊4、充气管5、指示气囊6及单向阀7,导管接头1设置在气道导管21的一端,连接接头31与气囊4相连接,充气管5与气囊4相连接,指示气囊6及单向阀7设置在充气管5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福尼亚医用高分子材料制品有限公司,未经珠海福尼亚医用高分子材料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0272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医用内通道球囊套式插管
- 下一篇:采用无胶塞组合盖的大输液塑料瓶包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