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子产品的充电盒无效
申请号: | 200820204247.5 | 申请日: | 2008-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3633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28 |
发明(设计)人: | 赵小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小英 |
主分类号: | H01M10/44 | 分类号: | H01M10/44;H02J7/00;A47G29/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彭长久 |
地址: | 523500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产品 充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产品辅助性充电设备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可将充电排插和被充电的电子产品进行整齐排列和定位的充电盒。
背景技术
当今社会,各种便携式通迅和电子产品(例如MP3、MP4、iPod、iPhone、数码摄影机、数码录像机、手机、掌上游戏机和PDA等)充斥着人们生活、娱乐和工作的方方面面。而且,这些通迅和电子产品的一个共性是都使用可充电的电池来作为其工作能源,针对其电池也相应配备有所需要的充电器,将其充电器直接插接于市电插座上,然后通过充电器的变压转换而将直流电源输入电池内进行充电。
然而,目前人们在实际进行充电的过程中,其充电插座和被充电的电子产品的放置方式极其不合理,其充电插座和充电器被长期置于地面上或角落里,被充电的电子产品则随意地搁于插座的附近或桌面上,如此将产生诸多潜在的危险和问题。一方面会使得充电插座和充电器变得脏污,严重的还会有水沾入插座和充电器内,产生危险;另一方面,其被充电的电子产品没有被有效地定位,当人们不小心触踫到电子产品或者其连接线时,会使电子产品掉落而造成损坏;再一方面,前述放置方式极其凌乱而不整齐,影响人们的居室环境。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子产品的充电盒,其可将充电排插和被充电的电子产品进行整齐排列和定位。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电子产品的充电盒,包括一盒体和设置于盒体内的充电插座,于盒体的上端面上设置有至少一第一定位凹腔。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盒体的侧壁面上设置有多个散热通孔。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盒体内具有一容置腔体,该容置腔体内设置有用于收纳并固定充电插座的第二定位凹腔。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该盒体上设置有至少一连通容置腔体与外界的过线孔。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定位凹腔的侧壁面上设置有至少一过线凹槽。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盒体包括基座和盒盖,该基座的上端面开口,该盒盖封盖于该开口上。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盒体的表面上粘贴有至少一装饰层。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充电插座为排插。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充电插座内置有充电电路模块,并于充电插座表面上设置有充电接口。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其有益效果在于,其通过将充电插座和被充电的电子产品放置于一具有美观之外形的盒体中,并于盒体上设置分别放置该充电插座和电子产品的定位结构,其不但可有效保护该充电插座不至脏污,该电子产品不至掉落而损坏,而且可使该充电插座和电子产品获得整齐有序的排列放置,以美化居室环境,提高人们生活品质。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应用组装立体示图;
图2是图1的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中基座的另一视角立体示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盒体 101、容置腔体
11、基座 111、第一过线孔
112、第二过线孔 113、第二定位凹腔
114、散热通孔 12、盒盖
121、第一定位凹腔 122、过线凹槽
20、排插 30、手机
40、装饰层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3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有盒体10和置于该盒体10中的排插20和四个手机30。
其中,该盒体10包括有基座11和盒盖12,该基座11的上端面开口,该盒盖12封盖于该开口上,由该基座11和盒盖12围合形成盒体内一容置腔体101,于盒盖12的上端面上设置有四个第一定位凹腔121,且每个第一定位凹腔121的侧壁面上设置有一过线凹槽122。于盒体10的后侧面上设置有一连通容置腔体101与外界的第一过线孔111,盒体10的左侧面上设置有一连通容置腔体101与外界的第二过线孔112,以及于容置腔体101的底面上设置有一第二定位凹腔113。当然,本实施例中的盒体10不只局限于图中所示的外形形状,其还可设置为任何其它较美观的外形,不以为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小英,未经赵小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0424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磁体外置无壳体式微波隔离器
- 下一篇:一种LED热沉贴装压接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