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刚性网格与桩复合地基无效
申请号: | 200820204302.0 | 申请日: | 2008-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4373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11 |
发明(设计)人: | 房营光;莫海鸿;潘卫东;陈俊生;谷任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27/12 | 分类号: | E02D27/12;E02D5/22;E02D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卫东 |
地址: | 510640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刚性 网格 复合 地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软土地基加固结构,具体涉及刚性网格与桩复合地基,应用于建筑工程、港口工程、公路工程、铁道工程等领域。
技术背景
我国幅员辽阔,地质条件复杂变化,广泛分布各种成因的软土地层,特别是沿海以及长三角和珠三角等经济较发达地区遍布海相和湖相淤泥及淤泥质软土。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各类建设工程的规模在不断扩大,在进行建筑工程、港口工程、公路工程、铁道工程的建设过程中,经常面临软土地基加固难题。软土地基具有天然含水率高、孔隙比大、强度低、变形大等特点,常处于软塑或流塑状态,必须对软土地基进行加固,才能满足设计的安全和使用要求。
软土地基加固是各类建设工程项目中所面临的一项技术难题。目前有多种软土地基加固方法,如换填法、搅拌桩法、排水固结法等。由于受各种复杂地质因素和不良软土特性的影响,现有各类软土地基加固方法均存在一定的缺点。如排水固结法,存在施工工期长、强度和变形性能提高比较有限、次固结变形难于改善以及工后沉降大等缺点,一般难于满足荷载较大或沉降较小的地基使用要求,特别是无法满足沉降差控制较严格的桥梁或涵洞与路基连接处的地基加固要求。采用搅拌桩法加固淤泥等软土地基时,存在桩身强度低、桩间土变形大、加固软土地基深度比较有限(受机械施工能力限制)以及施工成本过高等缺点。由于淤泥等软土PH值低、含水率高、颗粒细小、含有机质多等原因,导致水泥搅拌桩强度低;搅拌桩长度一般小于20m,加固深度受到限制,加之桩间土未作加固将产生较大变形,因而由搅拌桩加固的软土地基仍可能产生较大的沉降。而且搅拌桩施工成本较高,一般不适用于大面积软土地基加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软土地基加固方法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软土地基加固效果好、低成本的刚性网格与桩复合地基。
利用刚性网格结构与桩构成的空间刚架加固软土地基,形成一种特殊的复合地基。这种复合地基通过过渡垫层及张拉网或张拉筋把荷载传递到刚性网格结构上,再通过桩把荷载传递深层土体中。经本方法加固形成的复合地基能有效提高承载力,减小工后沉降,缩短施工工期,并大幅降低施工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刚性网格与桩复合地基,包括预制桩或现浇桩、刚性网格结构、张拉网、张拉筋和过渡垫层,所述预制桩或现浇桩从地基表层打设至相对硬地层,预制桩或现浇桩的间距为0.6~3m,预制桩或现浇桩截面边长或直径为0.08~0.6m,所述刚性网格结构在地表处下方与预制桩固接,网格结构上铺设有张拉网,张拉网上设有过渡垫层,过渡垫层与地基表面紧密接触,厚为0.6~1.5m,所述过渡垫层为粗颗粒的砂土、碎石类土或素混凝土。
所述预制桩或现浇桩的截面为方形、矩形或圆形;所述预制桩或现浇桩为钢筋混凝土桩或钢桩。
所述预制桩或现浇桩为等截面桩或扩大头桩或支盘桩。
所述刚性网格结构为方形网格、矩形网格或者三角形网格。
所述刚性网格结构由现浇注钢筋混凝土或分段分块预制钢筋混凝土网格结构或型钢构成。
所述张拉网为钢丝网、格栅网或编织网。
所述刚性网格与桩复合地基还包括张拉筋,所述为钢筋或毛竹,连接在刚性网格结构上。
所述刚性网格与桩复合地基还包括分隔檩条,所述分隔檩条为按十字型、井字型、对角交叉型或中位线型连接在刚性网格结构上。
所述过渡垫层中埋设1~3层编织物或格栅。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加固效果好。本实用新型把刚架(刚性网格与桩结构)、过渡垫层、软土地层三者有机地构造成一种复合地基,荷载通过网格结构和桩传递于深层土体之中,可充分地发挥深层土体的强度和变形性能,从而有效提高地基强度和变形性能,加固效果好。其次,网格结构和桩为混凝土预制件或现浇筑结构,其强度高,且预制件可工厂化生产,质量易于保证,因而技术可靠性高。此外,本实用新型方法的荷载传递路径清晰,加固机理明确,有利于设计计算分析和施工质量控制,从而提高设计和施工质量。
2、施工简单、施工工期短。本实用新型的施工设备和工艺简单,施工作业面大,易于集团化施工;网格结构和桩的预制件可工厂化生产,并可提前预制,因而施工工期可大为缩短。
3、施工成本较低,有利于推广应用。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工艺简单、施工工期短,可工厂化、规模化和集团化生产,因而施工成本相对较低,有利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软土地基刚性网格与桩复合地基的断面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0430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外螺纹连接式耐高温波纹管截止阀
- 下一篇:一种水压缸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