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液压缸用的浮动式缓冲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204897.X | 申请日: | 2008-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3076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21 |
发明(设计)人: | 樊桂萍;唐建光;黄智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韶关液压件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5/22 | 分类号: | F15B15/22 |
代理公司: | 韶关市雷门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周胜明 |
地址: | 512027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压缸 浮动 缓冲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液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采取新增一个浮动套来构造缓冲孔的液压缸用的浮动式缓冲装置。
【背景技术】
机械自动化是现代机械发展的方向之一,液压技术是实现机械自动化的技术基础。近20年来,国内冶金行业重型化得到快速发展,液压缸作为液压部件中执行部件的基本执行部件,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为满足重型化这一技术趋势要求,大缸径(缸径≥500mm)、长行程(行程≥5000mm)的液压缸的应用也越来越多。根据实际的使用条件要求,许多液压缸在行程末端部要求采用缓冲装置,目的是消除因活塞杆的惯性力和液压力所造成的活塞与缸头缸底之间的机械撞击,同时也为了降低活塞在改变运动方向时液体发出的噪音。
缓冲装置的工作原理是当活塞到达行程终端之前的一段距离内,设法把排油腔内油液的一部分或全部封闭起来,使其通过节流小孔或缝隙排出,从而使被封闭的油液产生适当的缓冲压力作用在活塞的排油侧上,与活塞的惯性力相对抗,以达到减速制动的目的。对于一般的传统设计,缓冲装置虽然种类繁多,但其本质都是在活塞前后增加一段配合面,起缓冲行程的作用。但对于水平安装的大缸径、长行程液压缸,由于活塞杆和活塞的巨大重量,在运行的过程中常会起引起导向元件靠近地面一侧的严重磨损,导致活塞与缸筒之间产生巨大的径向偏心,反映在缓冲元件上,就是缓冲套和缓冲孔之间产生极大的不同轴度,这样可能导致缓冲套进入不了缓冲孔或者使缓冲配合面严重拉花磨损,导致缓冲失去作用,甚至还会造成设备严重的机械故障。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解决水平安装的大缸径、长行程液压缸因导向元件磨损致使缓冲套和缓冲孔之间产生极大的不同轴度而引发的各类设备故障的液压缸用的浮动式缓冲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液压缸用的浮动式缓冲装置,包括缸底和活塞,在所述活塞的端部固装有缓冲套,在所述缸底安装孔处固装有浮动套,浮动套外圆与缸底的安装孔之间留有浮动间隙,在浮动套外圆方向上安装一个大线径的“O”形圈。
所述浮动套的内径大于缓冲套的外径。
在所述缸底的一侧油口处装有单向阀,该单向阀通过螺母固定在缸底上。
在所述缸底的另一侧下方装有节流阀,该节流阀固定安装在缸底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取浮动套来构造缓冲孔,浮动套外圆与缸底的安装孔之间存在的一定量的浮动间隙,在浮动套外圆方向上安装一个大线径的“O”形圈,通过“O”形圈自身的压缩变化使浮动环自动对中,浮动环可以进行一些轴向方向的移动,这样当液压缸缓冲套进入缓冲行程时,缓冲套通过前段的大锥度面就顺利导入到浮动套的缓冲孔中,即使缓冲套和缓冲孔之间存在不同轴度,也可以通过“O”形圈的浮动功能进行调节和修正,与此同时,浮动套在被封存油液的推动下,浮动套左侧的配合面完全贴合在缸底处的台阶面上,即实现了缓冲作用又克服对缓冲机构的负面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活塞,-2-单向阀,3-缸底,4-螺母,5-缓冲套,6-浮动套,7-“O”形圈,8-节流阀,9-油口,10-缸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和图2,一种液压缸用的浮动式缓冲装置,包括液压缸的缸体10,在所述缸体10内活塞1的端部固装有缓冲套5,在所述缸体10的缸底3安装孔处固装有浮动套6,所述浮动套6的内径大于缓冲套的外径;浮动套6外圆与缸底3的安装孔之间留有浮动间隙,在浮动套6外圆方向上安装一个大线径的“O”形圈7。在所述缸底3的一侧油口9处装有单向阀,该单向阀2通过螺母4固定在缸底3上;在所述缸底3的另一侧下方装有节流阀8。当活塞1和活塞杆向左运动的时候,由于巨大的重量,产生极大的惯性力,为消除因活塞1的惯性力和液压力所造成的活塞1和缸底3之间的机械撞击,本实用新型的缓冲装置就开始发挥作用:缓冲套5前段的锥面使它顺利的导入到浮动套6中的缓冲孔内,而“O”形圈7就可以通过自身的压缩量来弥补和修正缓冲套5与浮动套6的缓冲孔之间的不同轴度,浮动套6的左侧面被油液冲压在缸底3的台阶面上,这样在缓冲套5、浮动套6、缸底3和“O”形圈7的共同作用下,油液就被封存在缸底3与活塞1之间的排油腔内,再通过安装在缸底3上的节流阀8的节流小孔流出,通过小孔的阻尼作用,使得排油腔内的油液产生与活塞1和活塞杆运行时的惯性力所抗衡的减速制动的力;当活塞1需要重新的运行的时候,缸底3的油口9所提供的油液则可以通过单向阀2和浮动套6上的小孔顺利的填充到无杆腔,从而降低活塞1的启动压力,迅速启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韶关液压件厂有限公司,未经韶关液压件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0489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