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深大基坑环形支撑结构体系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820204964.8 申请日: 2008-12-10
公开(公告)号: CN201347558Y 公开(公告)日: 2009-11-18
发明(设计)人: 朱宗明;黄俊光;李崇彦 申请(专利权)人: 广州市设计院
主分类号: E02D17/04 分类号: E02D17/04;E02D17/20
代理公司: 广州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张文雄;李玉峰
地址: 510620广东省广州***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基坑 环形 支撑 结构 体系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施工岩土工程中深大基坑的支护体系。

背景技术

在建筑施工建设中,为充分利用地下空间,现在基坑的开挖越来越深、越来越大。对于深大基坑传统的常用支护体系主要有:侧向挡土体系(如灌注桩、预制桩和连续墙)以及水平支护体系(如拉锚、钢支撑和混凝土支撑)。

深大基坑主要是建在城市中心区域,基坑的设计施工由强度控制转由变形控制。由于水平支护体系不能进入相邻地块的红线范围,且基坑周边空间地质条件复杂,因而水平支护体系中的拉锚方式难于适用。由于深大基坑的跨度大,而钢支撑的方式承受压力时在长细比大的情况下受力折减大,且其支撑间距不大、节点连接复杂,因此水平支护体系中的钢支撑方式也难于适用。而由钢筋混凝土组成的水平支护体系,由于其具有支撑跨度大、承载力高、支撑水平间距大、连接方便等优点而优于其他水平支护体系。但目前钢筋混凝土的水平支护体系仍然存在以下缺陷:造价高,支撑受力不够清晰,支护体系变形大。此外,在安全适用的基础上如何有效扩大钢筋混凝土支撑体系的施工空间、加快施工进度,是目前仍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内部具有较大施工空间、受力清晰、支护体系变形小的深大基坑环形支撑结构体系,以便能够在安全适用的基础上节约造价,并缩短建设工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深大基坑环形支撑结构体系,为环形桁架支撑结构体系,包括内环支撑和外环支撑,在内环支撑和外环支撑之间设置桁架支撑结构;所述桁架支撑结构由与内环支撑和外环支撑连接的支撑杆件构成,由内环支撑、桁架支撑结构和外环支撑构成深大基坑的水平支护体系或立体支护体系。本实用新型的内环支撑内部没有任何支撑构件,大大节省了支撑材料,并扩大了施工空间。内环支撑内部包含主要影响总工期的建筑核心部分。

本实用新型可采取如下进一步措施:所述内环支撑呈环形钢筋混凝土结构,外环支撑呈八边形,外环支撑上设有与之相交的斜向撑、角撑和腰梁,因而传力清晰、支护体系变形小。

本实用新型所述桁架支撑结构由角撑杆、斜撑杆和横梁连接而成,所述横梁包括底梁、腰梁和顶梁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组合。

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大的施工空间:通过合理的支撑布置,在基坑中间尽可能构建了大的环形施工空间,为主体结构施工创造了有利的施工条件,有利于加快施工进度,缩短建设工期。

(2)节省材料,造价低:大环形支撑体系内部没有任何支撑构件,大大节省了支撑材料。

(3)传力清晰,支护体系变形小:通过辅助斜向撑、角撑解决了基坑角部受力问题,其余基坑中部的受力由环形水平支撑承受。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内环支撑1,桁架支撑结构2,外环支撑3,主体结构核心区4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为电视塔建筑的基坑。基坑支撑跨度大(约106米),基坑支撑不能影响主塔塔体施工,且场地地质差、控制位移严,采用常规的内支撑和外支拉锚支护体系不能满足要求。故采用800毫米厚连续墙+二道混凝土大直径环形桁架水平支撑。如图1所示,环形桁架水平支撑体系结构包括内环支撑1、桁架支撑结构2和外环支撑3。内环支撑1呈环形,平面直径为90.5米;外环支撑3呈八边形,外环支撑3上设有与之相交的斜向撑、角撑和腰梁。桁架支撑结构2由与内环支撑1和外环支撑3连接的支撑杆件构成,如图1所示,桁架支撑结构2由角撑杆、斜撑杆和横梁连接而成,横梁包括底梁、腰梁和顶梁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组合。

内环支撑1作为下弦杆受拉,且以拱效应承受压力,可有效减少环形内环支撑的截面尺寸。

800毫米厚连续墙作为止水和支护体系同时兼做永久的地下室叠合外墙,混凝土内支撑采用斜向撑解决四角的角部受力问题,大直径环撑结合腰梁和斜向撑形成受力良好的环形桁架结构,解决了基坑边长中部问题及调整基坑四面受力情况。本实施例混凝土内支撑的布置传力路径清晰、为中间主体结构核心区4提供了足够大的施工空间。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设计院,未经广州市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0496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