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线接电连接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20205952.7 | 申请日: | 2008-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2326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07 |
发明(设计)人: | 李重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蔡添庆 |
主分类号: | H01R12/28 | 分类号: | H01R12/28;H01R13/40;H01R13/506;H01R13/642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创益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卫平 |
地址: | 523869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线接电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连接器技术领域,特指一种用于显示器以显卡上的线接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习知,用于电信号传输的连接器,由于使用方便,具有即拔即插功能,因而被广泛应用于电子产品,构成电子产品的元件之间接线器或备用接口,如显示器以显卡用的连接器等。然而,随着电子产品的多元化及多功能的发展,对电连接器的性能要求也随之增加,因而设计出匹配、实用的电连接器,则成为业界迫切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板接电连接器,以满足市场需要。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新型线接电连接器,包括绝缘主体、外壳及收容于绝缘主体的端子,外壳为一框体,套装绝缘主体;绝缘主体之插接端形成有插槽,用于电性对插;插槽上下两侧壁上设有容槽,以供端子之接触部容置而达到电性连接者;绝缘主体后端中部扁平伸出一导板,导板上下侧面设有数导槽;端子分上下两层排列,且每一层各至少设有一根电流端子,电流端子的接触面宽于其它端子;上下两层端子各自附加有安装块,端子与安装块一起组装于绝缘主体;上下两层的安装块分别安置于导板上下侧面,且两安装块相应侧面设有导块配合导板上的导槽组装。
导板上的导槽为外宽内窄的喇叭形。
上下两层的电流端子上下对应设置,。
外壳形成的对插口设有防呆设计,该防呆设计为插口左右下角做斜度或弧角设计。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连接器,可提供电源端子与数据信号端子同时插接,且两种端子整合于一插口内,端子形成上下两层排列,结构紧凑,相比较现有产品,外观更小,占用空间也越小。
本实用新型再一优点是组装简便,结构性好,具有防呆设计。
附图说明:
附图1、2为本实用新型立体外形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立体分解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0绝缘主体 20外壳 30端子 30a电流端子 40安装块
11插槽 12容槽 13导板 14定位卡槽 131导槽
21插口 22防呆设计 23定位卡点 24卡槽
41导块 42防退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阅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线接电连接器,包括绝缘主体10、外壳20及收容于绝缘主体的端子30;
外壳20为一前后贯通的框体,套装绝缘主体10;于外壳20左右侧壁适当位置设有定位卡点23,用于配合绝缘主体10相应侧面上的定位卡槽14形成卡接,达到定位安装。
绝缘主体10之插接端形成有插槽11,用于电性对插;插槽11上下两侧壁上设有容槽12,以供端子之接触部容置而达到电性连接者;绝缘主体10后端中部扁平伸出一导板13,导板13上下侧面设有数导槽131。端子30分上下两层排列,每一层端子为一字平行排开,且每一层各至少设有一根电流端子30a,电流端子30a的接触面宽于其它端子,本实施例中,电流端子30a设置于边上,且上下两层的电流端子30a上下对应设置。
本案中,上下两层端子30各自附加有安装块40,端子与安装块40一起组装于绝缘主体10;上下两层的安装块40分别安置于导板13上下侧面,且两安装块40相应侧面设有导块41配合导板13上的导槽131组装。导板上的导槽131为外宽内窄的喇叭形,导块41也相应设计为锥状,方便导向安装时,还可增加安装稳定性,达到上下两层端子安装平齐、稳定。
组装时,端子由后往前组装于绝缘主体上,端子的接触部穿过相应的端子孔,而两安装块40分别安置于导板13上下侧面,且利用导块41配合导板上的导槽131组装,组装方便、快捷。随后再将绝缘主体10、端子30及安装块40一起装入外壳20内,利用外壳20侧壁适当位置的定位卡点23配合绝缘主体10相应侧面上的定位卡槽14形成卡接,达到定位安装及防止绝缘主体10过度安装,而安装块40上设有防退凸台42,由防退凸台42卡制于外壳相应侧面上的卡槽24,达到防脱安装,即形成后支顶,配合之前的定位卡点23与定位卡槽14形成的前支顶,有效达成限位安装,安装完成。本产品结构紧凑,相比较现有产品,外观更小,占用空间也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蔡添庆,未经蔡添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0595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机皮带松紧度调整器
- 下一篇:一种适应快速水流模块化微生物原位驯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