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压缩机电机有效
申请号: | 200820205963.5 | 申请日: | 2008-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3658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28 |
发明(设计)人: | 谭松柏;李德鹏;刘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万宝(广州)压缩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22 | 分类号: | H02K1/22;H02K7/06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华 辉;周端仪 |
地址: | 511495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缩机 电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压缩机领域,特别是一种压缩机电机。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现有的旋转式压缩机马达一般包括有定子1、转子3等。在转子生产的过程中,由于模具夹紧及铸铝压力的原因,容易使得转子3铁心内孔端部变形,造成整个铁心的圆柱度不良多发。为了减少变形部分,提高圆柱度,部分机种将转子3铁心内孔的上端部扩大(如图2所示),但铁心内孔扩大部分31的深度一般在10mm以内,跟内孔壁与转轴接触位置仍有一定距离。
在压缩机组装过程中,由于转子内径圆柱度直接影响转子热套质量,所以在转子生产过程中必须对转子内径圆柱度进行严格的检测。目前的检测方法:为检查转子内径圆柱度是否良好,转子制备好后,用塞规插入转子铁心中进行检测,塞规顺利到达铁心端部则证明铁心圆柱度良好,否则就是转子内径圆柱度不良,要进行修理。但按照现有结构生产时,转子内径圆柱度不良多发,尽管变形的端部位置有可能对组装没有不良影响,但以目前的检测方法检测后仍可能需要返修,因此浪费大量时间、人力,大幅降低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压缩机电机,其通过调整冲压时转子铁心单片的内径尺寸,降低返修率,提高了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压缩机电机,包括定子、转子以及插装于转子内的曲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子内孔端部扩大,扩大部分的深度至内孔壁与曲轴的接触处。
所述的转子内孔端部扩大部分的深度为大于10至小于等于40mm。
所述的转子内孔端部半径比内孔半径扩大的范围为大于0至小于等于30mm。
所述的转子外径为39.4mm~75.8mm,长度为35.5mm~100mm。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调整冲压时转子铁心单片的内径尺寸,实现转子内孔端部扩大,相当于预先将该位置的变形部分切削掉,不仅可大幅减少生产时转子内径圆柱度不良现象,避免了该变形部分在检测过程中造成的影响,提高了生产效率,低减损耗,而且由于质量减小,转子惯性变小,因此马达效率更高,另外由于转子上端的质量变小,所以轴承的负荷减轻,因此可以延长轴承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压缩机剖面图;
图2是现有技术的转子与曲轴的装配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转子与曲轴的装配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转子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压缩机电机,其基本构造与图1中的现有压缩机相同,也包括定子1、曲轴2以及转子等。曲轴2插装于转子内,转子相对于定子1转动时带动曲轴2转动。
本实用新型采用图4所示的转子4的结构,该转子4内孔端部扩大,扩大部分41的深度至内孔壁与曲轴2的接触处,如图3所示。一般的,转子4的外径为39.4mm~75.8mm,长度为35.5mm~100mm,而转子4内孔上端部的扩大部分41的半径比内孔半径大,两者的差值b为大于0至小于等于30mm,相当于预先将变形部分切削掉。扩大部分41的深度a则根据不同大小型号的电机而设计,只要内孔壁与曲轴2接触处以上的部分均进行扩大即可,深度一般为大于10到小于等于40mm。
转子铁心单片冲压时,一部分单片按照内径与曲轴外径相配合的尺寸冲压,一部分单片按照内孔扩大要求的尺寸冲压,再将两种尺寸的铁心单片通过铆扣叠加成完整的铁心。
如图4所示,首先,冲压内径为18mm的转子铁心单片150片(单片厚度约0.5mm,合计75mm);然后,按照内孔扩大要求再次冲压内径为21.6mm的转子铁心单片40片(单片厚度约0.5mm,合计20mm):最后将以上所有铁心单片叠加即可得到完整的转子铁心4。转子4成品具有以下特征:高度为95mm,内径为18mm,内孔端部的扩大部分41的深度a为20mm,内径为21.6mm,即扩大部分41的半径与转子内孔半径的差值b为1.8mm。
通过实验证明,本实施例的马达效率较改善前的样品高0.2%,而且由于转子质量变小,所以转子施加给轴承的负荷减轻,因此可以延长轴承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由于转子内径圆柱度不良现象大幅减少,返修量大幅低减,生产效率提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万宝(广州)压缩机有限公司,未经松下·万宝(广州)压缩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0596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静音电动自行车直流无刷电机控制器
- 下一篇:智能电容器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