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侧门上下开启的静音型发电机组有效
申请号: | 200820206087.8 | 申请日: | 2008-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4433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11 |
发明(设计)人: | 温国生;胡家园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康菱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M1/04 | 分类号: | F16M1/04;F03B11/02;F01D25/24;F02B77/13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彭长久 |
地址: | 523000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侧门 上下 开启 静音 发电 机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电机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侧门上下开启的静音型发电机组。
背景技术
电能是现代社会最主要的能源之一,发电机是将其他形式的能源转换成电能的机械设备,它由水轮机、汽轮机、柴油机或其他动力机械驱动,将水流,气流,燃料燃烧或原子核裂变产生的能量转化为机械能传给发电机,再由发电机转换为电能。发电机在工农业生产,国防,科技及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
由于发电机应用十分广泛,其也常常被安置于室外及一些不适宜建造机房的特定场合,如此,业内通常于发电机外设置有外罩壳体,以增强其防淋、防晒和防沙石的抵御能力,于外罩壳体设置有侧门,以方便操作人员对发电机的安装、维护或维修,以及于外罩中设置有隔声结构,以静化处理发电机产生的噪音,降低对操作人员及其靠近发电机周围人群的影响。
然而,现有之发电机组仍存在有诸多不足之处,一方面其侧门基本系左右开之设计,如此,不但造成维修人员的操作空间太小,而且其透光性较差。另一方面,其隔声结构系采用安装消声器的方式,此种方式虽然可以达到降低噪音的功效,但其成本较高,不利于市场竞争。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发电机组,其侧门采用上下开启之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发电机组,其通过于发电机壳体的内壁面上设置吸音棉来实现降低噪音的功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侧门上下开启的静音型发电机组,包括发电机组壳体,壳体的内壁面上设置有吸音棉,壳体的至少一侧面上设置有一可开启的侧门板,该侧门板的上边缘枢装于壳体上,壳体内设置有顶推开侧门板的伸缩装置。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侧门板外表面的中下部设置有门开启控制装置。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吸音棉覆盖于壳体的整个内壁面上。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侧门板的上边缘与壳体之间通过扣件枢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伸缩装置的底端固装于壳体内,伸缩装置的上端枢接于侧门板的内壁面上。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其有益效果在于,一方面通过于发电机壳体的内壁面设置吸音棉来实现其消音功能,具有结构简单、吸音效果佳的特点。另一方面,其将发电机壳体的侧门设置为上下开之结构,大大加大了操作空间,并可获得较好的透光性能,尤其开启后的侧门具有挡雨、挡沙石的功能,为操作人员的作业提供方便性和安全保障。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组装立体示图,其侧门板处于关闭状态;
图2是图1的侧视图,其侧门板处于开启状态。
附图标识说明:
10、壳体
20、吸音棉
30、侧门板
40、扣件
41、枢接转轴
50、伸缩装置
60、门开启控制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和图2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有长方体状的发电机壳体10,于该壳体10的内壁面上设置有吸音棉20,该吸音棉20最好系覆盖于整个壳体10的内壁面。
壳体10的前侧面上设置有两侧门板30,每块侧门板30的上边缘通过两扣件40枢装于壳体10上,并于壳体10内设置有伸缩装置50,该伸缩装置50的底端固装于壳体10内,伸缩装置50的上端枢接于侧门板30的内壁面上,由该伸缩装置50顶推开侧门板30,实现侧门板30的上下自动开启功能。以及最好于该侧门板30外表面的中下部设置有门开启控制装置60,作业人员通过操作该门开启控制装置60可非常方便地将侧门板30解除锁扣,然后由伸缩装置50将侧门板30向上绕其枢接转轴41翻转打开(如图2)。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在于,一方面通过于发电机壳体的内壁面设置吸音棉来实现其消音功能,具有结构简单、吸音效果佳的特点。另一方面,其将发电机壳体的侧门设置为上下开之结构,大大加大了操作空间,并可获得较好的透光性能,尤其开启后的侧门具有挡雨、挡沙石的功能,为操作人员的作业提供方便性和安全保障。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康菱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康菱动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0608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