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铅笔无效
申请号: | 200820206102.9 | 申请日: | 2008-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2971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21 |
发明(设计)人: | 陈振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振宁 |
主分类号: | B43K21/02 | 分类号: | B43K21/02;B43K29/06;B43K23/10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南海智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宪宾 |
地址: | 528200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铅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铅笔。
背景技术:
现有铅笔的送芯夹紧装置上的送芯夹筒与笔杆里的塑料笔芯管之间是采用过盈配合实现连接,若把送芯夹筒与塑料笔芯管拆离,就会破坏它们之间的过盈配合,由于以上原因,现有铅笔的送芯夹紧装置上的零部件是不能置换,任一部件损坏,整支铅笔就会废掉,造成资源浪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送芯夹紧装置可拆卸更换零件的铅笔。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铅笔,包括有送芯夹筒、复位弹簧和下压机构,复位弹簧套装于送芯夹筒筒体上,在送芯夹筒的顶部设置有压缩复位弹簧的止脱件,下压机构设置在止脱件的顶部。
为进一步完善本技术方案,作了如下改进。
所述的下压机构包括有转动筒、连接筒和下压件,转动筒和连接筒成转动配合,下压件套于连接筒内,连接筒内壁和下压件外壁成型有互相配合的凸台,下压件的上部和转动筒的下部分别成型有相互配合的螺旋端面。
连接筒为弹性材料。
所述的止脱件为圆环,该圆环与送芯夹筒成螺纹连接。
在帽套内设置有削笔刀片。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更换送芯夹紧装置上的部件时,只要旋开圆环,送芯夹紧装置上的弹簧、束紧环和送芯夹筒就可以进行更换,节约材料。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铅笔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铅笔的连接筒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铅笔连接筒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铅笔的下压件结构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铅笔下压件的俯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铅笔的连接筒和下压件配合时的结构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铅笔送芯夹筒的结构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铅笔转动筒的结构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铅笔帽套的结构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铅笔帽套的仰视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铅笔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的铅笔结构如图1~图10所示,包括有送芯夹筒1、复位弹簧2、连接筒3、下压件4和转动筒5,转动筒5位于整笔的顶部,转动筒5的底部成型有凹坑9,连接筒3由弹性塑料制成,其内壁顶部成型有弹性嵌入到凹坑9内的凸台10,使转动筒5可绕连接筒3转动。连接筒3内套装下压件4,下压件4的顶部与转动筒5的底部分别成型有互相配合的螺旋端面81、82,转动转动筒5,下压件4在螺旋端面81、82的配合下实现向下运动。连接筒3的内壁和下压件4的外壁分别成型有凸台71、72,凸台71、72的存在,可使转动筒5转动的过程中下压件4只能向下运动而不能转动。复位弹簧2套装于送芯夹筒1筒体上,在送芯夹筒1的顶部为螺纹结构,该螺纹上旋装有压缩复位弹簧2的圆环止脱件6,圆环止脱件6的顶端与下压件4的底部顶靠,连接筒3的底部通过螺纹连接有笔嘴连接筒11,送芯夹筒1和复位弹簧2位于笔嘴连接筒11内,笔嘴连接筒11的下部连接笔嘴12。为了削粗笔芯方便,在帽套13内设置有三片削笔刀片14。
若需要转出笔芯15,依顺时针或逆时针连续的转动转动筒5,这时在螺旋端面81、82配合,转动筒5驱使下压件4压着送芯夹筒1向下运动,束紧环16解除对送芯夹筒1花瓣口17的紧缩作用,笔芯15就被送出一段,这时继续转动转动筒5,在复位弹簧2的作用下下压件4向上缩回,束紧环16重新夹紧笔芯15,完成一次笔芯15的传送,再继续转动转动筒5,进入下一次传送笔芯15的动作。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的铅笔如图11所示,其下压机构为传统的通过塑料直管18下压,即在笔筒内设置一压住止脱件6的塑料直管18,该塑料直管18的顶部受到笔筒19的限位作用。
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只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之形状、构造及原理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振宁,未经陈振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0610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