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提耳具有凹形空腔的陶瓷烹调容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20206177.7 | 申请日: | 2008-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2007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07 |
发明(设计)人: | 郑斯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劝泉 |
主分类号: | A47J27/00 | 分类号: | A47J27/00;A47J36/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1000广东省潮州市潮***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凹形 空腔 陶瓷 烹调 容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陶瓷容器,特别涉及一种提耳具有凹形空腔的陶瓷烹调容器。
背景技术
为了便于移动,陶瓷烹调容器通常设有提耳用于提拿,提耳大都是呈实心扁平状,设于和锅面平齐或是略低于锅面的平面,有时为了防止提耳滑手,还需要在提耳上设置凹凸的纹路等。在用明火加热陶瓷烹调容器时,热量不但会通过辐射的方式传递到提耳上,而且被明火加热的空气上升时,容易通过对流的方式对提耳进行二次加热,使加热完毕之后的提耳也发烫,常常需要用湿布覆盖在提耳上才能提拿,既麻烦又容易把手烫伤。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提耳具有凹形空腔的陶瓷烹调容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提耳具有凹形空腔的陶瓷烹调容器,包括陶瓷烹调容器本体和提耳,提耳和陶瓷烹调容器本体是一体结构,提耳具有向下开口的凹形空腔。
所述提耳是一个或者两个。
所述具有防烫提耳的陶瓷烹调容器还包括盖子。
所述陶瓷烹调容器本体是陶瓷锅、陶瓷盘、陶瓷盆或陶瓷碗等。
实现本实用新型,由于提耳具有向下开口的凹形空腔,相对于传统的实心扁平状的提耳,节省了制造材料,同时增加了提耳的表面积,利于散热;而且凹形空腔便于提拿,无需在提耳上设置防滑纹路,简化了陶瓷模具的制作工序;由于提耳的凹形空腔是面向下方设置,热气流上升到相对密闭的凹形空腔时,不会和外界的冷空气形成对流,只有等到热气流变冷下沉后,才会有新的热气流补充进来,使得提耳被对流加热的过程变慢,起到了防烫的作用;提耳和陶瓷烹调容器本体是一体结构,便于铸模生产,无需组装。本实用新型的产品结构巧妙,经济实用,充分满足家居烹调的需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仰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陶瓷烹调容器本体1和提耳2,提耳2和陶瓷烹调容器本体1是一体结构,提耳2具有向下开口的凹形空腔3;所述陶瓷烹调容器本体1是陶瓷锅;所述提耳2是两个。
实施例2:如图4所示,其结构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所述陶瓷烹调容器本体1还包括盖子4。
实施例3:如图5所示,其结构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所述陶瓷烹调容器本体1是陶瓷盘。
实施例4:如图6所示,其结构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所述提耳2是一个,且陶瓷烹调容器本体1还设有手把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劝泉,未经王劝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0617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软土地区地下结构堵漏施工方法
- 下一篇:特大桥桩基施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