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处理脱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20206337.8 | 申请日: | 2008-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5113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25 |
发明(设计)人: | 贺光辉;张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唯普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58 | 分类号: | C02F1/58;C02F1/44;C02F101/1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燕娴;梁 莹 |
地址: | 511400广东省番禺区东环街迎宾路73***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处理过程中的除氯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原水进行反渗透处理前清除水中余氯的装置。
背景技术
原水经过混凝、沉淀、澄清、过滤等前处理后,即可作为工业用水使用。在前处理的过程中,通常会先在水中通入氯气等氧化性杀菌剂以杀死细菌等微生物,经过杀菌处理后再作进一步反渗透等除盐处理。由于前处理的杀菌过程使水中有余氯,水中余氯的存在会氧化反渗透膜,使其强度变差,容易损坏,因此,在进行除盐等反渗透处理之前必须除去水中的余氯。目前消除水中余氯一般采用两种方法:
一、活性炭吸附法:活性炭由木炭、沥青炭和果壳、果核、动物骨头等经高温焙烧和活化制成。活性炭中有很多毛细孔相互连通,比表面积极大,据测试,1克活性炭有500~1000m2的比表面积,这些微孔可以起吸附作用。采用活性炭吸附法的脱氯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活性炭过滤器12和保安过滤器13,其处理过程为:经过杀菌处理后的水从活性炭过滤器12的进水门1流入活性炭过滤器12进行过滤,过滤完成后通过阻垢剂加药入口7加入阻垢剂再从保安过滤器13的进水门8进入保安过滤器,经保安过滤器13过滤后从出水门11流出进入反渗透处理器。此脱氯装置的缺点是:
(1)、滤速慢(15m/h),过滤床层高(1米以上),设备庞大;
(2)、滤料粒径差别大,均匀度差,反洗强度不便控制;
(3)、易滋生细菌,需定期杀菌处理且不便监控,维护工作量大;
(4)、滤料耐磨强度不高(60~90%),易造成后续处理装置不可恢复的污堵,损失巨大。
二、亚硫酸氢钠化学加药还原法:亚硫酸氢钠的应用通常使用购买的溶液,或将买来的干粉现场与水冲兑后加入经过杀菌处理的水中。采用亚硫酸氢钠化学加药还原法的脱氯装置如图2所示,包括保安过滤器13和亚硫酸氢钠化学加药装置22,其处理过程为:经过杀菌处理后的水从保安过滤器13的进水门8流入,流入前从阻垢剂加药入口7加入阻垢剂,经过保安过滤器13过滤的水从出水门11流出,此时亚硫酸氢钠化学加药装置22调配好的溶液从其出口15加入,最后流入反渗透装置进行处理。这种装置的缺点是:
(1)、加药设备占地大且维修工作量繁杂;
(2)、存在危险化学品管理风险;
(3)、可能形成会刺激硫酸盐还原菌滋长的硫酸钠;
(4)、使用亚硫酸氢钠除氯还必须按照环境保护机构、卫生和安全机构的法规来使用、处理和储存,十分繁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体积小,脱氯效果好的水处理脱氯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水处理脱氯装置,分别与前处理装置出水口和反渗透装置入水口相连,其特点是,由壳体、进水室及装设在壳体内、位于进水室下方的过滤器和装设在壳体上的进水门、出水门、排气门组成,所述前处理装置出水口与所述进水门相连接,所述出水门与所述反渗透装置入水口相连接;排气门是便于投运时排空装置内空气。
更具体的,所述过滤器由滤篮、滤袋和内置滤料的滤芯组成,所述滤篮设置于滤袋外部,所述滤袋设置于滤芯外部。
所述滤芯是指内置滤料为新型多元金属簇净水材料的滤芯。所述滤料是由无数微米粉组成的颗粒状多孔材料,具有很强的吸附余氯的能力。
所述滤袋是指采用PE、PP或MO材料制作的滤袋,过滤精度可选1、3、5微米等级,完全满足反渗透水处理系统保安过滤器的要求;所述滤篮是指采用不锈钢304或316L材料制作的滤篮,可延长滤袋的使用寿命。
所述进水门位于所述过滤器的上方、连通所述进水室,所述出水门位于所述壳体的底端,所述排气门位于所述壳体的顶端,连通所述进水室。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水处理脱氯装置还包括上排水门和下排水门,所述上排水门位于所述进水室的底部,所述下排水门位于所述壳体的底端。设置上排水门便于检修时排水打开本装置顶盖;设置下排水门是便于检修时排水更换滤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唯普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唯普电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0633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压放电灯的节电装置
- 下一篇:一种在三维模式下展示空间场强结果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