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弹簧顶针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0820206646.5 | 申请日: | 2008-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3642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28 |
发明(设计)人: | 林璟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中探探针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24 | 分类号: | H01R13/24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孟庆茹 |
地址: | 523920广东省东莞市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弹簧 顶针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连接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弹簧顶针连接器。
背景技术:
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数字产品纷纷面世,诸如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手机等电子产品已被普及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因此应用于电子产品上,用于无线信号的接收与发送的连接器其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此类连接器需要较低的阻抗、稳定的持续导通性能。
现有的连接器一般包括针轴、针管和弹簧,弹簧装置在针管的腔体内,针轴套接在针管的腔体内与弹簧接触,针轴与内管、弹簧铆合为一体,针轴在外力和弹簧的作用下可以作上下垂直运动。使用时,作为信号接收、发射之用,一般手机天线连接器要求连接器的阻值较低,连接器的阻值除了与使用的材质有关外,还与针轴与针管的接触面积有直接关系,阻值的大小跟针轴与内管的接触面积成反比,即接触面积越大阻值越低;另外,此类使用场合之连接器必须保证信号的持续稳定,如此就要求连接器必须有稳定的、低的接触阻抗。现有连接器的针轴在弹簧的作用下作垂直上下运动,针轴与内管的接触面积小,因而阻值较大且不稳定,无法满足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不足而提供一种弹簧顶针连接器,它克服了现有连接器的针轴与内管接触面积小,阻值大的缺点,使得传导更加稳定,能满足不同连接的需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弹簧顶针连接器,包括针管、弹簧和针轴,所述针管一端开设有盲孔,弹簧装设在该盲孔内,所述针轴的一端插入盲孔内与针管、弹簧铆合为一体,所述针轴底端设置有一台阶,所述台阶一端与针轴底部周沿平齐,另一端不超过针轴底端轴心;所述台阶底面抵压在弹簧顶端上。
其中,所述台阶底面与弹簧的接触轨迹小于弹簧簧圈的1/2圈。
其中,所述台阶靠近针轴轴心处凸设有一定位柱,所述定位柱插入所述弹簧簧圈内。
其中,所述针轴由直径不同的上段和下段两段柱状体构成,其下段直径大于上段直径;
所述针轴、弹簧和针管的铆合具体是指:针轴的下段套设于所述盲孔内,并与盲孔形成间隙配合,所述盲孔的上端收束成口径大于针轴上段直径且小于下段直径的开口。
其中,所述盲孔为圆形盲孔。
其中,所述针轴顶端端面为向上凸的球形面。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包括针管、弹簧和针轴,所述针管一端开设有盲孔,弹簧装设在该盲孔内,所述针轴的一端插入盲孔内与针管、弹簧铆合为一体,所述针轴底端设置有一台阶,所述台阶一端与针轴底部周沿平齐,另一端不超过针轴底端轴心;因为针轴通过所述台阶抵压弹簧,向下挤压针轴时,弹簧与台阶接触的部分受压力,而其余部分则未受压力,所以弹簧会因偏压而倾斜变形,使得针轴也发生倾斜,增大与针管的接触面积和接触稳定性,亦即减小针轴与针管之间的接触阻抗,增加连接器传导的稳定性,能满足不同连接的需求。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见附图1~3所示,弹簧顶针连接器,包括针管1、弹簧3和针轴2,所述针管1一端开设有盲孔11,弹簧3装设在该盲孔11内,所述针轴2的一端插入盲孔11内与针管1、弹簧3铆合为一体,所述针轴2底端设置有一台阶25,所述台阶25一端与针轴2底部周沿平齐,另一端不超过针轴2底端轴心;所述台阶25底面抵压在弹簧3顶端上。其中,盲孔11内壁与针轴2外表面均为导电材料制成,二者相互接触即能传输信号。
见附图2所示,使用时,针轴2受到外力向针管1内缩进,针轴2通过所述台阶25抵压弹簧3,向下挤压针轴2时,弹簧3与台阶25接触的部分受压力,而其余部分因未接触而未受压力,所以弹簧3会因偏压而倾斜变形,使得针轴2也发生倾斜,针轴2的周沿接触针管1的盲孔11内侧壁,增大与针管1的接触面积和接触稳定性,亦即减小针轴2与针管1之间的接触阻抗,增加连接器传导的稳定性。
见附图2所示,本实施例所述台阶25底面与弹簧3的接触轨迹小于弹簧3簧圈的1/2圈。这样针轴2在挤压弹簧3时,弹簧3的受力范围不超过弹簧3簧圈的一半,以确保弹簧3受偏压发生弯曲变形,从而使针轴2倾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中探探针有限公司,未经东莞中探探针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0664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激光器壳体
- 下一篇:一种SFP连接器焊盘组及通信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