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牙齿咬合架无效
申请号: | 200820208851.5 | 申请日: | 2008-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5013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25 |
发明(设计)人: | 董星涛;周子裕;洪亮亮;耿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耿建平 |
主分类号: | A61C11/00 | 分类号: | A61C1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 兵;黄美娟 |
地址: | 310014***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牙齿 咬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牙齿咬合架。
背景技术
牙齿咬合架是用来模拟颌骨和颌骨铰接机构以便分析和诊断牙齿的有关问题并根据患者的具体咬合情况来制造各种器件和假牙的装置。通常采用上、下构架组件来模拟人的上、下颌骨。
目前,咬合架有上窝下球式(arcon)和上球下窝式(non arcon)。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二种咬合架均能够模拟髁球和承窝结构来模拟人的实际颌骨铰接结构,达到相同的效果。然而,其可调节范围和实现方式却是不同的。本实用新型是以上球下窝式咬合架为基础进行制造假牙的装置。
牙齿咬合架涉及以下三种斜度的调节:
髁导斜度:髁槽与水平面的交角,用前伸咬合关系记录将髁导斜度转移到咬合架上。
Bennatte斜度:髁槽与前后方向的竖直面的交角,用侧向咬合关系记录将髁导斜度转移到咬合架上。
切导斜度:为切导盘与水平面的交角。
公告号为CN1053180A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牙齿咬合架,包含上构架与下构架,上构架上伸出有上臂,下构架上伸出有下臂,通过设置调整装置使得支承在上臂上的模型可相对于下臂转动、上下仰俯、向前和横向移动,以及相对于下模型摆动上模型。然而,纵观该申请的几个实施例可知,该申请存在结构复杂、零件繁多、制造复杂、操作不甚简便的不足。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的牙齿咬合架结构复杂、零件繁多、制造复杂、操作不简便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结构简单、零件少、制造简单、操作更为简便的牙齿咬合架。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牙齿咬合架,包括内面安装上、下假牙的上、下颌板,所述上、下颌板的间距可保证上、下假牙贴合,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颌板后端连接向上伸展的第一髁柱总成和第二髁柱总成,所述下颌板的前端设有切导斜度调节组件,所述的切导斜度调节组件包括高度可调的上板;所述上颌板通过枢轴总成可摆动地装在第一髁柱总成和第二髁柱总成上,所述上颌板的前端连接向下延伸的顶柱,所述顶柱顶设在所述切导斜度调节组件的上板上;
所述的枢轴总成的两端设有第一髁球和第二髁球;
所述的第一髁柱总成包括与下颌板固定的第一底柱、可轴向转动地套设在第一底柱上的第一旋柱,第一底柱与第一旋柱之间通过第一髁柱螺钉定位;所述第一旋柱上端装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上设有第一主髁槽和第一次髁槽,所述的的第一主髁槽呈圆弧形,所述第一滑块沿第一主髁槽可摆动地设在第一旋柱上,第一滑块与第一旋柱之间通过穿设与第一主髁槽紧密配合的第一螺杆定位,所述第一髁球可转动地第一次髁槽内;
所述的第二髁柱总成包括与下颌板固定的第二底柱、可轴向转动地套设在第二底柱上的第二旋柱,第二底柱与第二旋柱之间通过第二髁柱螺钉定位;所述第二旋柱上端装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上设有第二主髁槽和第二次髁槽,所述的的第二主髁槽呈圆弧形,所述第二滑块沿第二主髁槽可摆动地设在第二旋柱上,第二滑块与第二旋柱之间通过穿设与第二主髁槽紧密配合的第一螺杆定位,所述第二髁球可转动地装在第二次髁槽内。
进一步,所述的切导斜度调节组件包括固定在下颌板上的底板、一端铰接在底板上的上板,所述的底板上螺接有顶杆,所述的顶杆的上端与所述的上板相抵触。
更进一步,所述的下颌板的前端设有供所述顶柱前后滑移的滑槽。
优选的,所述的第一主髁槽和第二主髁槽的跨越弧度可保证髁导斜度在0-60度范围内调节。
优选的,所述的第一旋柱下端设有第一内柱,所述第一底柱内设有与第一内柱配合的第一柱腔,第一髁柱螺钉穿越第一底柱后与第一内柱的表面相抵触。
优选的,所述的第二旋柱下端设有第二内柱,所述第二底柱内设有与第二内柱配合的第二柱腔,第二髁柱螺钉穿越第二底柱后与第二内柱的表面相抵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耿建平,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耿建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0885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