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折叠式预防近视矫姿架无效
申请号: | 200820209670.4 | 申请日: | 2008-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79239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13 |
发明(设计)人: | 舒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舒波 |
主分类号: | A47B41/00 | 分类号: | A47B4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44200四川省江安***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折叠式 预防 近视 矫姿架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预防近视矫姿架,特别涉及一种折叠式预防近视矫姿架。
二.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电视及电脑的普及,以及学生学习负担加重,长期近距离用眼等等,致使青少年近视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特别是长期的读写姿势不正确是造成青少年近视及驼背的主要原因之一。2008年9月4日,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方案》的通知(教体艺[2008]7号),将近视的预防提到了一个全国性的高度;防治近视,保护青少年视力已成为国家教育机构、医疗卫生机构以及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近视使青少年的注意力深度和广度受限,辨认远处和精细目标能力下降,对学习产生不良影响。许多青少年因近视而失去投身航天、潜海、精密仪器制造等专业领域的机会,每年高考时受报考志愿限制的约60%~70%起因于近视。据统计当前我国近视眼的发病率居世界第二,仅次于日本,其中绝大多数是青少年。据统计其中小学生为40%,初中生达到60%,高中生达到70%,人数为世界第一,近视的预防已经刻不容缓。
为此,人们设计出多种预防的装置,如授权公告号:CN 2624707Y(专利号为02255149.2),它是安装于课桌面上的一种硬件装置,它包括防近视架和插座套两个部分,在防近视架“弓”形架杆的顶部横档上,粘套着绵软靠垫,让学生下颏尖能自如地搭靠于绵软靠垫上,达到舒服、省力。在桌面相对的位置上,钻有两个相应孔径、孔距和斜度的插座套孔,嵌入插座套、插入防近视架,然后根据各年级不同身高的学生来调整各自的桌、椅面的最佳高度,这样可能会造成不同身高的同学不能根据各自的身高进行调整、损伤公共设施、不用时的取放,对好动孩子的活动造成了潜在的威胁。
三.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为广大的学生提供一种紧固于桌缘而不易损伤课桌、简单的、成本低廉、拆装方便、降低防近视设备造成的伤害、保持学生学习时坐姿持久端正、使眼镜与书本保持正常的一尺的距离、达到预防近视、脊柱弯曲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案:一种折叠式预防近视矫姿架,包含有:前方侧面水平凹槽和下方含有紧固螺母的底座、旋转基座、旋转控制机构、套筒立杆、锁定旋钮、升降立杆以及下颌托。
底座侧面有水平“U”形槽、顶端或后端连接有旋转基座;底座水平“U”形槽的下唇中含有固定用的紧固螺栓;旋转控制机构横穿于旋转基座的顶端和套筒立杆底部结合之间,并通过齿轮和弹簧的开合控制上方的旋转角度;升降立杆穿在套筒立杆内,并通过锁紧旋钮控制其高低;升降立杆顶端有可以作一定角度旋转的下颌托。
套筒可为直杆,形状可为方形、圆形、椭圆、三角形、梯形或多边形及其它形状,上有锁紧旋钮控制整过产品的高矮;下颌托可为球形、弧形、多面结合弧形、椭圆形、橄榄球型及其它多种形状,其材质可为柔性弹性材料或硬性材料。
四.附图说明
图1为折叠式预防近视矫姿架(顶端旋转基座)立体示意图。
图2为折叠式预防近视矫姿架(顶端旋转基座)后视示意图。
图3为折叠式预防近视矫姿架(后端旋转基座)立体示意图。
图4为折叠式预防近视矫姿架(后端旋转基座)立体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案
实施例一:参见图1和图2,折叠式预防近视矫姿架底座(1)为侧面有水平开口“U”形槽、卡于书桌的桌沿、并通过其下唇中含有的紧固螺栓(8)固定本装置于桌沿,上方连接旋转基座(2);旋转控制机构(3)由按钮、内部定位齿轮和内部弹簧结合而成,贯穿于旋转基座(2)的顶端和套筒立杆(4)底部结合之间,并通过齿轮和弹簧的开合控制上部结构的旋转角度;升降立杆(6)穿嵌在套筒立杆内,并通过锁紧旋钮(5)控制其上端的高矮;下颌托(7)前面的下端有圆柱形突起嵌入升降立杆的(6)顶部并通过螺杆相连,可围绕升降立杆(6)顶端做一定角度的旋转。
实施例二:和实施例一基本相同,参见图3和图4,底座(1)后下方中部有一圆柱形管状突起向后嵌入旋转基座(2)内,或旋转基座(2)前方有一圆柱形管状突起向前嵌入底座(1)内;旋转基座(2)内含定位碰珠或定位孔,相对应的底座(1)后边有定位孔或定位碰珠;底座(1)的后下方有向后突起的定位挡(9)。
实施例三:和实施例一、例二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从下颌托(7)背面穿入螺杆和升降立杆(6)顶端的螺帽相连。
实施例四:和实施例一、例二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下颌托(7)的前表面有数个突起点;在升降立杆(6)后面、和下颌托突起点相对应处有凹点,能起到固定下颌托一定旋转角度的作用。
实施例五:和实施例一、例二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在升降立杆(6)后面含有带弹簧的碰珠,在碰珠的相对应下颌托(7)的前面有相应的数个凹点,起到固定下颌托一定旋转角度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舒波,未经舒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0967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