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收割机脱粒滚无效
申请号: | 200820210943.7 | 申请日: | 2008-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1576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30 |
发明(设计)人: | 胡克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双峰县神手微型收割机制造厂 |
主分类号: | A01F12/22 | 分类号: | A01F12/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7715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收割机 脱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收割机,具体是涉及一种谷物收割机的脱粒滚。
背景技术
目前,大部分谷物收割机的脱粒分离装置均采用轴流式滚筒来完成脱粒分离功能,轴流滚筒装置置于脱粒仓中,由主轴、简体焊合即薄板卷成的园筒体、简体外壁轴向均匀设置的八个纹杆及四个分离板组装而成。当作物进入脱粒仓后,在轴流滚筒和上盖导向板作用下,从右向左螺旋运动,作物在运动过程中,受旋转的滚筒产生的离心力作用,同时在纹杆和分离板对作物产生的揉搓力和拔动力作用下,使物料脱粒、分离,作物颗粒从脱粒仓下部流出,草杆从排草口抛出。存在的问题是:在收割机实地作业时,经常会遇到作物生长稀、密、干、湿或成熟程度不均等情况,收割时易造成脱粒仓内部工作阻力不同,尤其是收获较密集的作物时,因筒体外壁与脱粒仓上盖之间间隙有限,若作物喂入量偏大,极易发生堵塞,进而增大工作阻力,使脱粒分离效果不佳,损失率增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易堵塞、作业适应性强的收割机脱粒滚。
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收割机脱粒滚,包括主轴和固定在主轴上的圆盘,圆盘之间由多根连接杆连接成滚体,靠近入口端的滚体上均布钉齿,靠近出口端的滚体上均布板齿。
上述的板齿为直角梯形的板状结构。
本实用新型在结构上不用传统轴流滚筒装置中的圆筒体结构,而采用由固定盘和连接杆组成的圆形框架结构,不受原轴流简体与脱粒仓上盖之间的间隙限制,因此无论收割成熟度不均等各种条件的作物时,都不会发生堵塞现象,作物流动性好,适应性强,且工作阻力减少,油耗降低,收获效率提高。连接杆上设置的钉齿和板齿能先后对作物产生较好的拔动力和揉搓力,两种不同的作用力,能较好地提高脱粒分离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示出一种收割机脱粒滚实施例,包括主轴1和固定在主轴1上的圆盘2,圆盘之间由多根连接杆3连接成滚体,滚体的入口端部分均布钉齿4,滚体的出口端部分均布板齿5,板齿5为直角梯形平面结构。
作物从入口进入脱粒仓后,脱粒滚处于旋转状态,前阶段脱粒滚上的钉齿对作物产生拔动力,谷粒在离心力和钉齿的拔动力作用下,大部分脱落分离,后阶段脱粒滚上的板齿对作物产生揉搓力,少量残留的谷物在揉搓力的作用下,从作物杆茎中分离脱落,脱粒效果相对传统轴流式脱粒滚明显提高。
由于该装置呈框架式结构,增大了作物的行走空间,作物可在钉齿、板齿、脱粒滚内、外层空间空间往复运动,因此收割时,遇到作物稀、密、干、湿或成熟度不均等各种情况,都不会发生堵塞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双峰县神手微型收割机制造厂,未经双峰县神手微型收割机制造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1094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感应功能的头盔
- 下一篇:一种替代橡筋的弹性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