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温绝缘导热体无效
申请号: | 200820211605.5 | 申请日: | 2008-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08561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7 |
发明(设计)人: | 魏文才;魏薇;迟万会 | 申请(专利权)人: | 魏文才;魏薇;迟万会 |
主分类号: | H01B3/02 | 分类号: | H01B3/02;H01B17/56;C04B32/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90黑龙江省哈尔滨***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温 绝缘 导热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温绝缘导热体,适用于各种民用、工业、医药、石油化工等领域的以空气、液体或流体为介质的绝缘导热领域。
背景技术
近几年来,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经济产业的发展,能源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如何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增大其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保证产品质量安全越来越成为各个厂商竞相研究的重点,也是其产品提高市场占有率的一种途径。
目前,常使用的绝缘导热产品如:云母纸,因其质脆且易潮而造成使用寿命短、散热时间长、导热效率低、消耗能量大、其导热耐温度亦较低;再如玻璃纤维环氧树脂板,绝缘效果好但导热效果差,耐热温度亦较低;所以皆难以满足于工业技术发展的需要。
针对这种市场情况,又结合一种新的市场需求,提出了一种高温绝缘导热体,它改变了现有技术形成的状况。和云母纸相比,它的导热效率是云母纸的二倍以上,耐电压强度亦远远超出;和玻璃纤维环氧树脂板相比,耐热温度高出四倍以上,可达800℃,是传统绝缘导热材料的理想换代产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高温绝缘导热体。该高温绝缘导热体使用寿命长,且耐电压强度高,导热效率高,耐热温度可达800℃,节能效果显著,降低运行成本,是传统绝缘导热材料的理想换代产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温绝缘导热体,即以绝缘导热的粉状氮化硼为面层、以玻璃纤维材料为基层,二者用粘结剂复合在一起,生产工艺和云母玻璃纤维纸(板)工艺相同,视胶粘剂性质可自干或烘干。柔性绝缘导热材料粘结剂可选用有机类树脂粘结剂,刚性绝缘导热材料粘结剂可选用无机类粘结剂。纤维材料可选用碳纤维或玻璃纤维、聚合物纤维以及玄武岩纤维中的一种,碳纤维应选用聚丙烯腈预氧丝,因其强度高且绝缘。
上述技术方案中,高温绝缘导热体为可裁剪的柔性纤维导热体或可切割的刚性纤维绝缘导热体;即可为布亦可为板。
本实用新型高温绝缘导热体,面状导热均匀,换热效率高;耐电压强度大,绝缘效果显著;性能稳定,使用寿命长;耐高温、可在800℃以上长期工作;能量转换效率为100%,节能效果显著,是绝缘导热材料的换代产品。
因本实用新型导热稳定迅速,从而大大缩短单位工作时间;因产品使用寿命长,从而大大降低单位工作成本;因产品换热效率极高,从而大大节省单位工作能耗;因产品绝缘效果显著,从而大大提高了产品的安全性;因本发明技术的广泛适用性,可衍生众多新产品,从而大大提高工业技术水平。因此本发明技术无论是在工业或民用领域产品的应用,对个人、企业和国家都有着重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及环境效益。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为本实用新型高温绝缘导热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氮化硼;2-纤维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高温绝缘导热体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用于绝缘导热的面层1氮化硼和基层纤维材料2。两者使用高温粘结剂(如有机硅、玻璃水及环氧树脂等)均匀、平整、紧密的复合于一起,视粘结剂性质不同可自干或烘干。使用时根据需要对高温绝缘导热体进行剪裁或切割既可。
上述实施例中,制成的高温绝缘导热体为一定规格幅宽的面状体。使用连续烘干设备制作可在一定长度时裁断收起备用。使用时视需要而裁剪或切割成各种大小形状后既可使用。
纤维材料2可为碳纤维、玻璃纤维、聚合物纤维以及玄武岩纤维等绝缘纤维体材料中的一种成。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魏文才;魏薇;迟万会,未经魏文才;魏薇;迟万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1160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