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山体裸岩绿化的盛土容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20211657.2 | 申请日: | 2008-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9478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26 |
发明(设计)人: | 纪万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纪万斌 |
主分类号: | A01G9/02 | 分类号: | A01G9/02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同恩 |
地址: | 154600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山体 绿化 容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盛土容器。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城市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建筑、水利、冶金、建材和交通等行业的迅速发展,对石料的需求更是不断地增大,无序的开山采石,不顾矿山的环境恢复治理,致使完美的自然山体被破坏的残缺不全,严重的破坏了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导致地质灾害的频繁发生,给人类的生存、自然界的和谐造成极大危害。多年来国内外在恢复自然景观、恢复生态环境方面作了许多努力。比如用堆砌、挂网、浮雕、削坡围埂、挂袋、凿岩或喷涂等方式方法力求解决上述问题,但都因浪费土壤、工程量大而效果甚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解决现有用堆砌、挂网、浮雕、削坡围埂、挂袋、凿岩或喷涂等方式方法覆盖被破坏的山体,恢复山体的自然景观,但都因浪费土壤、工程量大而效果甚微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山体裸岩绿化的盛土容器。本实用新型的盛土容器由主钢筋、辅钢筋、钢丝网和混凝土组成,主钢筋分为前半段和后半段,主钢筋的前半段的前端向上弯曲,辅钢筋与主钢筋垂直设置且绑扎在主钢筋的前半段上,钢丝网绑扎在主钢筋的前半段和辅钢筋上,混凝土包覆在主钢筋的前半段、辅钢筋和钢丝网的外面。本实用新型的制作方法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在地面上制作。将主钢筋、辅钢筋和钢丝网绑扎好后放入模具中,再将混凝土装入到模具中振捣后养生,使其成为盛土容器,然后按照盛土容器上主钢筋的距离在山体裸岩上钻孔,用吊装方法将盛土容器上主钢筋的后半段插入到山体裸岩上的孔中,最后用水泥砂浆将盛土容器与山岩之间的缝隙封闭即可。另一种是在岩石上制作。按照设计的距离在山体裸岩上钻孔,将主钢筋的后半段插入到山体裸岩上的孔中,在空中将辅钢筋和钢丝网绑扎到主钢筋的前半段上,然后支盒子板(模具)、浇混凝土、养生,即得到盛土容器。这种方法可以由下而上的逐层施工,每一层都可以作为上一层的依托,而且盛土容器与山岩的整体性好。
本实用新型为山体裸岩的覆绿提供了物质基础。本实用新型可使植物在≥70度(尤其是大于90度)的裸岩山体上生长,植物根系可深入到岩面的缝隙中,与山体贴附在一起,达到快速绿化裸岩山体的效果。本实用新型是集土壤、水文、园林、环保、地质、生态等多学科为一体的系统工程的基础,根据植物的生态、生物学特性,可以选择一些能在悬崖峭壁上向上、向下或水平生长的植物品种,可以在短期内获得裸岩山体覆绿的效果。本实用新型能够减少和缓解采石山体的地质灾害和恢复治理采石矿山环境,保持水土稳固、净化空气、改善环境,使青山永驻。本实用新型还可以用于建筑及构筑物的立面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在裸露的山体上的应用效果图。图中的附图标记6是裸露的山体。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参见图1和图2)本实施方式的盛土容器5由主钢筋1、辅钢筋2、钢丝网3和混凝土4组成,主钢筋1分为前半段1-1和后半段1-2,主钢筋1的前半段1-1的前端向上弯曲,辅钢筋2与主钢筋1垂直设置且绑扎在主钢筋1的前半段1-1上,钢丝网3绑扎在主钢筋1的前半段1-1和辅钢筋2上,混凝土4包覆在主钢筋1的前半段1-1、辅钢筋2和钢丝网3的外面。
具体实施方式二:(参见图1和图2)本实施方式盛土容器5的宽度w为500~800mm。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三:(参见图1和图2)本实施方式盛土容器5的深度h为500~700mm。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纪万斌,未经纪万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1165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