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理疗罐无效
申请号: | 200820211730.6 | 申请日: | 2008-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95411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26 |
发明(设计)人: | 马殿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殿忠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A61N5/06;A61N2/08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同恩 |
地址: | 150040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理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拔罐。
背景技术
拔罐(拔火罐)是中医常用的工具,在中国民间应用较广。拔罐大多用于腰酸背痛、受风着凉、脊柱失聪、脏腑不和、气血阻滞、阴阳失调、风湿痹证的缓解或治疗,由于拔罐单纯使用负压,功能单一,治疗范围较窄,治疗效果较差。后来有人在拔罐里引入了磁疗、药疗,但由于结构不尽合理,所以疗效不确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解决拔罐单纯使用负压,功能单一,治疗范围较窄,治疗效果较差。后来有人在拔罐里引入了磁疗、药疗,但由于结构不尽合理,疗效不确定的问题,提供一种多功能理疗罐。本实用新型包含药垫、磁疗基板、红外线发生器、罐体、第一插座、第一插头、抽气阀座、阀杆、第二插头、第二插座、磁块和颤动膜,第一插座和第二插座固定在罐体的上侧,第一插头设置在第一插座内和罐体的罐壁上,第二插头设置在第二插座内和罐体的罐壁上,抽气阀座设置在罐体的顶部上,阀杆设置在抽气阀座的阀腔内,药垫设置在罐体的罐腔内的下侧,磁疗基板设置在药垫上侧的罐体的罐腔内,红外线发生器设置在磁疗基板上侧的罐体的罐腔内,磁块固定在磁疗基板的下侧面上,颤动膜固定在磁块外围的磁疗基板的下侧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药垫由脱脂棉或棉纱布做成,用于吸拾药液。可选择治疗颈椎病、骨质增生、腰间盘突出、腰肌劳损、手脚麻木等由血液循环障碍引起的疾病的药物,将药物制成水溶液,比如水煎、酒浸等。本实用新型磁块的磁场具有较好的抗炎消肿、镇静止痛和降低血压的作用,对于各种骨关节、软组织损伤及各型颈椎病都有疗效,特别适用于颈椎病的早期和急性发作期。本实用新型颤动膜能使人体感觉阈迅速升高,治疗时,局部肌肉呈节律性颤动,这是一种适宜的刺激,使痛觉的传导受到抑制或中断,因而起到镇痛的效果。能明显的促进血液循环,这与其引起的血管扩张和促进血管平滑肌蠕动作用有关,治疗后皮肤温度升高。增强肌力,改善小关节功能,治疗时肌肉呈节律性颤动,使肌肉收缩,缓解肌肉痉挛,恢复脊柱的内外平衡。作用于经络和穴位,起到调节机体的作用。红外线发生器可以加热肌肤、消毒杀菌,保持药液的温度,提高整体的治疗作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疗效确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参见图1)本实施方式包含药垫1、磁疗基板2、红外线发生器3、罐体4、第一插座5、第一插头6、抽气阀座8、阀杆9、第二插头10、第二插座11、磁块15和颤动膜17,第一插座5和第二插座11固定在罐体4的上侧,第一插头6设置在第一插座5内和罐体4的罐壁上,第二插头10设置在第二插座11内和罐体4的罐壁上,抽气阀座8设置在罐体4的顶部上,阀杆9设置在抽气阀座8的阀腔7内,药垫1设置在罐体4的罐腔12内的下侧,磁疗基板2设置在药垫1上侧的罐体4的罐腔12内,红外线发生器3设置在磁疗基板2上侧的罐体4的罐腔12内,磁块15固定在磁疗基板2的下侧面上,颤动膜17固定在磁块15外围的磁疗基板2的下侧面上。
具体实施方式二:(参见图1)本实施方式增加了插针13,插针13的根部固定在罐体4的内壁上,磁疗基板2的一侧内设有插孔14,磁疗基板2的插孔14与插针13相配合。磁疗基板2由橡塑材料制成,插孔14与插针13的设计便于固定磁疗基板2。
具体实施方式三:(参见图1)本实施方式药垫1的中心处设有通透的孔16。通透的孔16的设置便于罐体抽真空时空气的流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殿忠,未经马殿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1173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