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板对板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0820212162.1 | 申请日: | 2008-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1199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16 |
发明(设计)人: | 蒋丛华;罗根香;桂阳;陈大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2/22 | 分类号: | H01R12/22;H01R12/36;H01R13/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18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特别涉及一种板对板连接器。
背景技术
现有板对板连接器由插头和插座组成,且插头和插座内部均布置有端子。插头端子的一端与一印刷电路板电性连接,插座端子的一端与另一印刷电路板电性连接,插头端子和插座端子未连接印刷电路板的另一端彼此相接触,实现印刷电路板之间的电性连接。随着电子产品小型化的发展趋势,板对板连接器的体积越来越小。但在不断减少插头和插座间的对接嵌合量的同时,还要保证插头端子和插座端子的电接触的稳定性以及适应多次插拔的实际需要。
图1为现有一种板对板连接器在连接状态下的立体截面图。如图1所示,包含插座和插头的该板对板连接器中,插座包含插座本体1和若干插座端子11,若干插座端子11分两排平行排列,并收容于插座本体1中;插头则包含插头本体2和若干插头端子21,若干对应插座端子11的插头端子21也分两排平行排列,并收容于插头本体2中。插头本体2插入在插座本体1中,使得每一个插头端子21的一端分别与对应位置的一个插座端子11的一端相接触。
插座端子11由金属片材冲压下料成型,参见图1并结合图2,插座端子11包含具有刚性的第一基部111,第一基部111的一端向下延伸出用于与电路板电性连接的焊接部112,第一基部111的该端还向上延伸出固持部113,固持部113朝向第一弹性接触部114的一侧和背向第一弹性接触部114的一侧,分别设置有一个垂直或近似垂直于固持部113的倒钩115;固持部113通过倒钩115在平行于插座端子11造型面的方向上与插座端子槽过盈配合,以保证插座端子11与插头端子21的电性连接稳定性,进而保证印刷电路板间的电性连接稳定性。
其中,由于插座端子11是由金属片材冲压下料成型的,插座端子11为一扁平状结构,因此,本文所述的插座端子11的造型面,是指平行于该扁平状结构的虚拟平面;且,本文中所述的在平行于插座端子造型面的方向上与插座端子槽实现过盈配合,均是指在平行于插座端子第一基部的方向上与插座端子槽实现过盈配合。
插座端子11第一基部111延伸出固持部113的一端朝向插座本体1的外侧,第一基部111的另一端朝向插座本体1的内侧并向上延伸出第一弹性接触部114,且第一弹性接触部114的自由端朝向固持部113方向折弯出一接触端116,接触端116与插头端子21的第二弹性接触部211弹性配合,并受到第二接触部211朝向插座本体1内侧的弹力,以实现插座端子11与插头端子21的电性连接。
因此,固持部113所在的插座端子11通过其接触端116受到朝向插座本体1内侧的弹力,使得固持部113朝向第一弹性接触部114一侧的倒钩115会在插头2多次插拔的情况下,不断地挤压摩擦插座端子槽13的内壁,从而有可能导致插座端子槽13的内壁损坏,影响插头端子与插座端子间电性连接的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板对板连接器、能够提高插头端子与插座端子间电性连接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板对板连接器,包含插座和插头,其中,所述插座包含插座本体、以及平行排列的若干插座端子;所述插座本体包括,第一基板、自第一基板的边缘向上凸伸的侧墙;所述插座端子包括第一基部,所述第一基部的一端向上延伸出固持部;所述第一基部的另一端向上延伸出第一弹性接触部,固持部的一端延伸出第一焊尾部;所述第一弹性接触部收容于侧墙与第一基板之间形成的嵌合槽,所述第一焊尾部自固持部的一端伸出插座本体外,其中,所述固持部一体固定于侧墙内。
优选地,所述固持部具有至少一个弯折部,所述弯折部延伸于第一焊尾部与第一基部之间。
优选地,所述插头包括插头本体,及平行排列的若干插头端子,所述插头本体包括,第二基板、嵌套部,嵌套部自基板的中部向上凸伸;所述插头端子包括第二基部,所述第二基部的一端延伸出可与所述第一弹性接触部弹性连接的第二弹性接触部,所述第二基部的另一端延伸出第二焊尾部;所述第二基部固定于插头本体中,所述第二焊尾部自第二基部的一端伸出基板外,所述第二弹性接触部自第二基部的另一端伸出嵌套部外。
优选地,所述第一弹性接触部还包括由所述啮合凹向上延伸出的卡止部,所述卡止部为一弧形凸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1216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旅行衣袋包
- 下一篇:一种具有多功能的建筑猫耳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