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磁式碰撞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0820212218.3 | 申请日: | 2008-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8207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29 |
发明(设计)人: | 吴寒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35/14 | 分类号: | H01H35/14;H01H36/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18广东省深圳市龙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碰撞 传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感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磁式碰撞传感器。
背景技术
安全气囊系统主要包括传感器、气体发生装置、折叠的气囊和控制单元等。传感器负责时刻采集汽车的减速度信号;气体发生装置则引爆固态喷气燃料并充气,要在短时间内充满气囊;折叠放置的气囊一般是用较柔韧、气密性较好的无涂层尼龙织物制成;控制单元则是整个系统的核心,它要将加速度传感器传来的信息加以分析比较,准确无误而又快速地做出是否触发的命令。最初机械式的安全气囊系统的可靠性是非常有限的,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类传感器已大量应用于汽车安全气囊系统中。利用传感器能够在发生交通事故时,准确地判断该交通事故的强弱,通过传感器(如碰撞传感器)发出信号使ECU准确判断,对成员达到最大保护,避免发生安全气囊误爆或需要保护时不能及时打开的情况发生,从而使得安全气囊系统较机械式的安全气囊系统更加准确、敏捷和可靠。
在现有技术中,控制安全气囊的传感器大多为接触式,如专利号CN01268160中所述的惯性式碰撞传感器,包括钢球,磁铁和接触簧片,在正常情况下,钢球在磁铁的作用下吸附在磁铁上,当发生碰撞时,若钢球受到的惯性力大于磁铁的磁力则钢球会脱离约束撞向接触簧片时机械触点短路,进而控制系统根据传感器的状态对安全气囊进行引爆。然而这种传感器为接触式传感器,机械式碰撞可靠性不高,不容易调节磁力大小,无法控制钢球所受惯性力和磁力间的关系,因而容易产生安全气囊该爆不爆或者不该爆却引爆的情况,危及乘员的生命安全。同时,这种传感器体积较大,结构复杂,生产和封装对环境要求高,因而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非接触式的,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的磁式碰撞传感器。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磁式碰撞传感器,所述传感器包括盒体和位于盒体内的接触片对,位于所述盒体内的永磁体和弹簧,所述接触片对的第一末端能够相互接触或者分离,第二末端通过引脚分别与外部电路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具有两个彼此分隔的腔体,所述接触片对位于两个腔体的其中一个,并处于该腔体的一端;所述永磁体和弹簧位于相应接触片对所在腔体的另外一个,且该永磁体处于该该腔体的远离所述接触片对的另一端,所述永磁体能够在该腔体内在远离所述接触片对的另一端和接近所述接触片对的一端之间移动,所述弹簧将所述永磁体向所述远离所述接触片对的另一端偏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磁式碰撞传感器,通过永磁体的磁性使接触片对产生接触,并可通过对弹簧的预紧力,永磁体磁力,以及永磁体架设在弹簧上的位置以及接触片对在盒体里的位置的调节,达到准确控制安全气囊引爆时机的目的。该磁式碰撞传感器结构简单,装配方便快捷,性能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磁式碰撞传感器的剖视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磁式碰撞传感器的第二腔体部分的侧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磁式碰撞传感器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传感器包括盒体1和位于盒体1内的接触片对6,位于所述盒体1内的永磁体2和弹簧3,所述接触片对6的第一末端能够相互接触或者分离,第二末端通过引脚7分别与外部电路连接,所述引脚7通过固定在盒体1上注塑板10引出。其中,所述盒体1具有两个彼此分隔的腔体,所述接触片对6位于两个腔体的其中一个;所述永磁体2和弹簧3位于相应接触片对6所在腔体的另外一个,且该永磁体2处于该腔体的远离所述接触片对6的一端,所述永磁体2能够在该腔体内在远离所述接触片对6和接近所述接触片对6的位置之间移动,所述弹簧3将所述永磁体2向所述远离所述接触片对6的一端偏压。
上述的该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永磁体所在的腔体作为第一腔体11;所述的接触片对所在的腔体作为第二腔体12;所述接触片位于所述的第二腔体13的位置作为第三位置;所述永磁体2位于第一腔体11的远离所述接触片对6的一端作为第一位置,永磁体2处于的第一位置即为使接触片对6不受磁力作用处于分离状态的位置范围;所述永磁体2位于第一腔体11的临近所述接触片对6的一端作为第二位置,永磁体2处于的第二位置即为使接触片对6受到磁力作用而彼此接触的位置范围。
所述盒体1的第一腔体11和第二腔体12在永磁体2的运动方向相互平行,两个腔体之间还可以通过中间隔板9进行分隔。第一腔体11的侧壁要求光滑度较高,有利于永磁体2在第一腔体的移动,且第一腔体11截面可以为一圆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1221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卡连接器掀盖枢接结构
- 下一篇:硬币点包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