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泪道置管器具组件的针管和针芯无效
申请号: | 200820212377.3 | 申请日: | 2008-10-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6756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8 |
发明(设计)人: | 张敬先;张海天;张海地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敬先 |
主分类号: | A61F9/00 | 分类号: | A61F9/00;A61M25/01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睿智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罗兴元;陈鸿荫 |
地址: | 518038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泪道 器具 组件 针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眼外科的器材,特别是涉及泪道置管器具组件。
背景技术 逆行置管手术治疗泪道阻塞,是近年来微创技术治疗泪道阻塞的研究热点之一。根据同一原理,但采用不同的器材和方法的逆行泪道置管术在治疗泪道阻塞的临床报告中时有可见。在逆行泪道置管手术中,首先用泪道置管器具组件将泪道探通,经鼻泪管从鼻孔伸出,然后将泪道置管器具组件与泪道引流管的牵引线连接并将牵引线拉出泪点。现有技术的泪道置管器具组件包括针管和针芯,所述针管与注射针头类似或者直接由注射针头改装而成,所述针芯由一根合金丝折叠成两股或三股形成。它们存在如下不足:1.针管的设计存在操作不便;2.制作成本高,尤其是针芯的合金丝较为昂贵;正是主要受到成本高的限制,现有技术中还没有出现一次性使用的泪道置管器具组件,重复使用对患者存在恶性感染或传染的隐患;3.针管没有设计防止插入泪点探通出错的措施,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出一种成本低廉、便于操作,安全性高的泪道置管器具组件,包括配套使用的针管和针芯。
本实用新型解决所述技术问题可以通过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设计、使用一种泪道置管器具组件的针管,包括手持段和探通管段,所述手持段的长度不少于2厘米,且手持段横断面积至少是探通管段横断面积的四倍;所述手持段的上端部设有用于导引针芯插进的入口,所述手持段中空设计与探通管段连通形成导引针芯穿行通道;所述手持段的侧壁上开有与所述通道连通的小孔;所述探通管段的下端为实心段,该实心段的上端面是向下倾斜的,紧挨该上端面的管壁上开有导引针芯的出口。
所述手持段的长度在4-8厘米之间,横断面呈圆形或椭圆形。
所述手持段上的小孔处,垂直延伸出同孔径的管筒。
所述针管由无毒刚性好的塑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解决所述技术问题还通过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
设计、使用一种泪道置管器具组件的针芯,与所述针管配套使用,其为单根针芯,由无毒弹性好的塑料制成;针芯的下端为弯曲段,在该弯曲段或靠近该弯曲段上方的那一段针芯上,沿长度方向被切割有裂隙或长条形口。
针芯的上端,也有一段针芯沿长度方向被切割有裂隙或长条形口。
所述弯曲段近似半圆形。该近似半圆形的直径为3-8毫米。
同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泪道置管器具组件的技术效果在于:1.针管和针芯均由无毒塑料制成,成本低廉,可作为一次性使用,有效避免恶性感染或传染的隐患;2.针管设置一定长度的手持段,便于医生手握操作;3.针管的手持段侧壁设有与管内通道连通的小孔,在针管插入泪点时,可以方便地注入无菌液体,以确认是否正确找准泪点(如液体顺利从鼻孔流出,则说明正确;反之则没找准,停止继续插进),这样有效避免了插错而继续造成的安全隐患,免除患者不必要的痛苦;4.针芯为单根或者说单股设计,巧妙地开设裂隙或长条形口替代了现有技术的双股折叠设计,避免了在手术过程中线条过多的现象(在手术中,引流管也带有多根牵引线,如果针芯有双股或三股的话,夹杂在一起比较混乱,不利于医生操作),便于医生操作。
附图说明
图1和图2是本实用新型泪道置管器具组件的针管10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泪道置管器具组件的针芯20的结构示意图;
图4所述针管10和针芯20配合使用实施例一的示意图;
图5和图6所述针管10和针芯20配合使用实施例二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泪道置管器具组件的针管10,如图1和图2所示,由无毒刚性好的塑料(例如聚乙烯PE等)制成。其包括手持段11和探通管段12,所述手持段11的长度最好设置在4-8厘米之间,以刚好适合手持操作。所述手持段11的横断面呈圆形或椭圆形,且其横断面积至少是探通管段12横断面积的四倍(以做到钢笔同等粗细为宜,适合手握);所述手持段11的上端部设有用于导引针芯插进的入口111,所述手持段11中空设计与探通管段12连通形成导引针芯穿行通道13(该穿行通道13的孔径与通用注射针头的接口孔径吻合);所述手持段11的侧壁上开有与所述通道13连通的小孔112,该小孔112的外侧,垂直延伸出同孔径的管筒16;所述探通管段12的下端为实心段121,该实心段121的上端面是向下倾斜的,紧挨该上端面的管壁上开有导引针芯的出口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敬先,未经张敬先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1237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