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微型电声能发声器件有效
申请号: | 200820213724.4 | 申请日: | 2008-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0792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09 |
发明(设计)人: | 梁国华;朱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声声学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9/04 | 分类号: | H04R9/04;H04R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167***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型 电声 发声 器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微型电声能发声器件。
【背景技术】
微型发声器件广泛应用于手机、笔记本电脑、助听器等便携性电子设备。随着这些便携性电子设备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其的功能性要求越来越强,应用于其上的微型发声器件也相应快速地发展。
相关结构的微型发声器件100′如图1所示,主要包括如碗状的盆架110′、与盆架110′相接并设有声孔的上盖,盆架110′与上盖形成一容腔。该容腔内设有收容于盆架内并与盆架形成磁间隙的永磁体和极片、与上盖邻接的振膜、与振膜相连并悬置于所述磁间隙内的音圈、在盆架110′外侧的底部上设有实现与外部电路相连的电路板120′,音圈的进、出线130′穿出盆架上设有的孔与电路板120′相连。在电路板120′上通入交变音频电流时,音圈在磁间隙内受到交变的推动力,产生交变运动,从而带动振膜振动,发出声音。
该相关结构的微型发声器件在装配音圈的进、出线130′时,需将音圈的进、出线130′贴附盆架120′的外侧壁装配,然盆架120′边缘上的出线槽口由车床车刀加工制成,在出线槽口的外侧很难避免会产生一些毛刺111′,如图2所示,图2为图1A部的放大图;当音圈的进、出线130′受外力挤压时,会与如刀口一样的毛刺111′摩擦,从而将音圈的进、出线130′切断,这势必将影响微型发声器件的电性连接,导致产品性能效果不佳,整体可靠性低下。
因而,有必要研究一种具有新结构的微型电声能发声器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解决依附在盆架外侧的音圈导线受外力作用而导致音圈导线断裂的问题,而提供一种盆架结构改良的微型电声能发声器件。
本实用新型的微型电声能发声器件,包括收容该发声器件所需元件的盆架、依附在盆架上的音圈导线、盆架底部设有外用电性连接的电路板,所述盆架上设有出线槽口,音圈导线从出线槽口内引出并与电路板连接,出线槽口上设有引导音圈导线依附的斜槽,斜槽上的引导斜面低于盆架外侧相邻底面的水平面,引导斜面能与音圈导线实现面接触。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引导斜面上设有引导音圈导线依附的凹槽。
本实用新型微型电声能发声器件,在盆架上的出线槽口处设有引导音圈导线依附的斜槽,便于音圈导线依附在盆架外表面时定位固定,而且不容易被卡断,对音圈导线也起受外力时让位作用,可提高产品的电连接性,使性能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微型发声器件的剖面图;
图2是图1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微型电声能发声器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微型电声能发声器件的剖面示意图;
图5为图4中B部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微型电声能发声器件100包括收容该发声器件所需元件的盆架110、依附在盆架110上的音圈导线130、盆架110底部设有外用电性连接的电路板120,所述盆架110上设有出线槽口140,再结合图4所示,从音圈150引出的音圈导线130从出线槽口140内引出,音圈导线130依附着盆架110的外侧壁与电路板120连接,电路板120再与外部电路电性相连以实现输入音频电信号。当在电路板120上通入交变音频电流时,音圈150在磁间隙内受到交变的推动力,产生交变运动,从而带动振膜振动,发出声音。
如图4、5所示,出线槽口140上设有引导音圈导线130依附的斜槽111,所述斜槽111可用车床冲压成型,工艺简单可靠,可消除盆架110外侧边缘原有的毛刺;当音圈导线130受外力作用与斜槽111接触时,由于斜槽111上设有引导斜面112,音圈导线130与盆架110边缘接触为面接触,避免毛刺对音圈导线的摩擦端裂;引导斜面112低于盆架外侧相邻底面的水平面,这样引导斜面112与相邻底面成一定角度,即能很好的对音圈导线130起导向作用,又当音圈导线130受外力时起让位作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引导斜面112上设有引导音圈导线130依附的凹槽(未有示意图),便于音圈导线130方便的定位在凹槽内,实现与凹槽的面接触,克服了音圈导线130容易被卡断的问题。
同样的,出线槽口140上的斜槽111可直接被冲压成凹槽(未有示意图),音圈导线130容纳于凹槽内的槽面上,避免受外力被卡断的问题,提高产品的可靠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声声学科技(常州)有限公司,未经瑞声声学科技(常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1372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交流电可控硅调光模式的LED恒流源
- 下一篇:波导腔16路线阵转向法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