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穴位磁疗鞋垫无效
申请号: | 200820213792.0 | 申请日: | 2008-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0363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09 |
发明(设计)人: | 陈耀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耀坚 |
主分类号: | A43B17/00 | 分类号: | A43B17/00;A61H39/00;A61N2/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26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金***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穴位 磁疗 鞋垫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穴位磁疗用的工具,尤其涉及一种穴位磁疗鞋垫。
【背景技术】
现代都市很多人由于工作紧张,经常睡眠不足,缺少适量运动,加上饮食失调等等,部分人因而患上不同情度的都市病,例如消化系统失调、失眠、肌肉疼痛、腰背痛等等症状,这些都市病一般除了可以通过药物治疗外,部分还可以通过穴位磁力治疗等方法医治。近年对磁力治疗的研究发现,将五千高斯以上的「生物磁」施加在适当穴位上,可以有效治疗部分系统失调、失眠、肌肉疼痛、腰背痛等症状,其中,「生物南磁极」(Bio-south pole)能够吸引修补性细胞,令身体组织迅速复原;相反,「生物北磁极」(Bio-northpole)有驱散细菌的功能,产生消炎的效果。在人体脚底上布满多个分别对应身体的四肢五脏六腑的穴位,通过对脚底上适当穴位施加「生物南磁极」或「生物北磁极」的磁力,可以有效治疗该穴位对应的身体部位的病患,在对病患者的脚底上的不同穴位进行磁力治疗时,需要长时间施加「生物南磁极」或「生物北磁极」的磁力,这样需要通过一些工具的帮助,令病患者能方便地进行磁力治疗,这种工具就是本实用新型的穴位磁疗鞋垫。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穴位磁疗鞋垫,以实现在人体脚底上不同的穴位进行磁力治疗的各种应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采用这样一种穴位磁疗鞋垫,可放置于鞋子内,用于对人体脚底上的不同穴位进行磁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穴位磁疗鞋垫的主要构造包括有对应左脚掌形状的垫片(1)和/或对应右脚掌形状的垫片(1),以及位于垫片(1)上的一至多个用于容纳磁铁(3)的磁石洞(2)。以及,所述的穴位磁疗鞋垫还包括有一至多颗放置于磁石洞(2)内的磁铁(3)。
这样就实现了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穴位磁疗鞋垫时,要根据病患者病况,选择适当的穴位和磁力极性,将一至多颗磁铁(3)按治疗所需的极性分别放到穴位磁疗鞋垫上对应病患者脚底穴位的磁石洞(2)内,然后将穴位磁疗鞋垫交给病患者穿戴,就可以对病患者进行磁力治疗。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操作简单容易,通过本实用新型的穴位磁疗鞋垫,可以更方便易用地对患者的脚底穴位进行磁力治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穴位磁疗鞋垫的形像化示意说明图;
图2是图1的A-A剖面图。
图中,相同的数字代表相同的部件器件,附图是示意性的,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构成和主要特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阅图1和图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穴位磁疗鞋垫的形像化示意说明图,图2是图1的A-A剖面图,图1和图2中示出的穴位磁疗鞋垫的主要构造包括有对应左脚掌形状的垫片(1)和/或对应右脚掌形状的垫片(1),以及位于垫片(1)上的一至多个用于容纳磁铁(3)的磁石洞(2),以及,所述的穴位磁疗鞋垫还包括有一至多颗放置于磁石洞(2)内的磁铁(3)。此外,为了方便说明,在图1中垫片(1)上只标示了部分的磁石洞(2)和磁铁(3),而省略了其余大部分的磁石洞(2)和磁铁(3)的标示,即图1中以数字2和3标示的部分,图中其余拥有相同图形的部分(即图中的圆形线条图形的部分),即使没有标示出为磁石洞(2)和磁铁(3),其实也是磁石洞(2)和磁铁(3)。
继续参阅图1和图2,图中示出的磁铁(3)为永久磁铁,当所述的磁铁(3)放到磁石洞(2)内时,该磁铁(3)的南极端或北极端位于磁石洞(2)的洞口,即磁铁(3)所产生的磁力线可通过穴位磁疗鞋垫向病患者脚底上穴位施加「生物南磁极」或「生物北磁极」的磁力刺激,从而进行磁力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如果需要改变所施加的磁力极性,只要将磁铁(3)取出然后以相反方向放回磁石洞(2)就可以了。
本实用新型的穴位磁疗鞋垫的优点是操作简单容易,成本低廉,病患者可以根据医生的指示,通过本实用新型的穴位磁疗鞋垫,自行在家中进行磁力治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耀坚,未经陈耀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1379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