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落砂再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20214787.1 | 申请日: | 2008-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1315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23 |
发明(设计)人: | 朱以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锡南铸造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5/00 | 分类号: | B22C5/00;B22C5/04;B22C5/06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曹祖良 |
地址: | 214028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再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落砂再生装置,主要用于铸造生产线对浇注后的铸型或散落型砂进行落砂再生的设备。
背景技术
铸造砂处理车间,浇注后的铸型,由于高温烧灼,散落现象较普便,将此部分物料运送到落砂工位,一般即费力,又粉尘飞扬。现有的落砂再生流程为:落砂机→砂斗→振动输送槽→斗提机→砂库→振动给料机→破碎再生机→中间斗→气力压送,涉及的设备多,落砂转运距离长,并且设备布置分散,除尘点多,工艺复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集落砂、破碎、筛分及再生于一体的落砂再生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落砂再生装置,包括振动破碎框,振动破碎框通过弹簧固定在机架上,振动破碎框的外壁上设置有振动电机,振动破碎框的内部从上到下依次布置有落砂栅格、破碎栅格及耐磨多孔板,所述耐磨多孔板的出口处设置有筛分装置。
所述落砂栅格及破碎栅格分别用螺栓连接在所述振动破碎框内。所述破碎栅格及耐磨多孔板为倾斜布置。所述耐磨多孔板采用耐磨材料制成。
所述筛分装置上设置有排粗渣门及排细渣溜管。所述筛分装置与中间斗相连,所述中间斗与气力压送装置相连。
所述振动破碎框上方设置有除尘罩。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集落砂、破碎、筛分、再生于一体,制造成本低,转运距离缩短,可以实施多点吸集,集中处理的布置方式。
2、本实用新型的除尘点只有一个,通风除尘风量减少了50%,既减少了吸罩的工作量,也减少了设备投资费用,而且降低了运行费用,降低了工厂的噪音。
3、本实用新型采用耐磨耐磨多孔板,由孔推动耐磨多孔板内砂,砂子随着振幅推动,沿坡而上;并且能形成子砂摩擦砂子的再生效果;耐磨耐磨多孔板可以起到保护设备底板的作用,而且便于更换。
4、本实用新型采用倾斜爬坡形式,使得处理物由下向上,具有出料口高的特点,接气力压送后,整体布置高度低,有利于土建施工,所需地坑较浅,可大大降低地坑的费用。
5、本实用新型落砂效果好,占地面积小,能耗低,便于布置,维修量小,控制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右视图;
图3为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装在地坑内,包括斗状的振动破碎框4,振动破碎框4通过弹簧2固定在机架1上。弹簧2设置有多处,可承受来自破碎筐4的大吨位落砂的撞击。振动破碎框4的外壁上设置有振动电机3,振动电机3设置在振动破碎框4的下方,即不超宽,又不受高温砂影响,防止高温从上向下传导,影响电机寿命。
振动破碎框4的内部从上到下依次布置有落砂栅格5、破碎栅格6及耐磨多孔板7,耐磨多孔板7的出口处设置有筛分装置8。
落砂栅格5通过螺栓14、15水平固定在振动破碎框4内。破碎栅格6用螺栓16连接在振动破碎框4内。螺栓连接有利于更换落砂栅格5及破碎栅格6。破碎栅格6及耐磨多孔板7为倾斜布置。倾斜角度可采用20°。耐磨多孔板7采用耐磨材料,例如16Mn制成,可以起到保护底板的作用,而且便于更换。由孔推动耐磨多孔板内的砂,砂子随着振幅推动,沿坡而上;并且能形成砂子摩擦砂子的再生效果。
筛分装置8上设置有排粗渣门9及排细渣溜管10。筛分装置8与中间斗11相连,中间斗11与气力压送装置13相连。振动破碎框4的上方设置有除尘罩12。
本实用新型以振动电机3为激振源,并以20~70°进行振动。使砂箱在落砂栅格5上落下,铸件得到落砂,落下的砂块、铁块、杂物在振动破碎框4内振动搓擦,小砂粒,细铁豆,小杂物通过破碎栅格6进入耐磨多孔板7,在振动力产生的耐磨多孔板7振幅的作用下,使砂子再生,并且爬至筛分装置8,经过筛分装置8的筛分后,去除杂物,旧砂进入中间斗11,由气力压送输送装置13输送至砂处理工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锡南铸造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无锡锡南铸造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1478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助航灯光电缆冷缩中间接头
- 下一篇:加热回旋振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