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转盘式苍蝇诱捕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215204.7 | 申请日: | 2008-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3687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04 |
发明(设计)人: | 王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新 |
主分类号: | A01M1/10 | 分类号: | A01M1/10;A01M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14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盘 苍蝇 诱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利用引诱诱饵诱捕苍蝇的装置,属于一种环保的捕蝇装置。
背景技术:
许多传染疾病是以苍蝇为媒介传播。虽然随着环境的改善、医疗水平的提高这些疾病的预防和控制能力有了一定的改良,但是,部分传染疾病仍然给人类带来严重威胁。因此有效的杀灭苍蝇是阻断这些疾病传染的最好手段。
惯用的捕获和杀灭苍蝇的方式为:
1.苍蝇拍:人工方式拍打。
2.粘蝇纸:利用诱饵和杀虫剂把苍蝇吸引到有粘胶纸上困死苍蝇。
3.喷洒杀蝇剂:用喷雾装置来直接喷洒杀蝇剂。
4.捕蝇灯:利用苍蝇的趋光性,以光线吸引并以高压电网来电杀苍蝇。
上述惯用的灭蝇方式虽然可以达到一定的灭杀效果,然而在使用过程中仍然具有相当多的缺点。第1种方法累人效率低;第2种方法视觉效果差,而且时间一长胶水干了就粘不住苍蝇;第3种方法利用化学物质来驱赶杀灭,长久后给环境带来无法挽回的污染;捕蝇灯虽然没有产生有害化学物质,但是电杀过程中产生的噪音和焦糊气味仍令人不适,而且苍蝇都在白天活动,引诱光相比太阳光照不明显,因此捕杀效果远不理想。
因此,有部分厂商开始了更加科学、合理的利用诱捕方式的捕蝇装置研究。专利号ZL200610004038.1公开了一种利用诱饵诱捕苍蝇的滚筒式捕蝇器。该捕蝇器结构复杂,体积较大,必须平置台面上,占地大,不利于各种场所使用。ZL200620122740.3公开了一种转盘式捕蝇器。虽然结构简单,但因为结构上的限制,集蝇盒只能装在集蝇罩的上方,占据了较大的包装和使用空间。这两种捕蝇器的特点都是集蝇盒位于机器的上方,直接看见透明集蝇盒内部的苍蝇乱飞,严重影响使用者和顾客的心情。而且,这两种机器的集蝇盒的苍蝇入口均位于盒子的下方,影响捕捉到的苍蝇的容量。ZL200620108157.7公开了一种集蝇盒在底盘侧面的捕蝇器。该捕蝇器有效克服了前述产品的部分缺陷,但是必须在底盘上开出集蝇通道,这就需要底盘高出料盘上表面,从而料盘的有效引诱视角和引诱面积被减少,而且底盘尺寸庞大浪费材料。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转盘式苍蝇诱捕装置克服了上述几项专利的缺陷,将集蝇通道开在集蝇罩的外侧面,不仅结构简单,而且用料省,引诱料盘充分暴露在外提高了诱捕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方案是:一种转盘式苍蝇诱捕装置,包含:
一个底盘;
一个由所述底盘活动支撑的料盘;
一个马达设置在底盘上,其输出轴与料盘连接驱动料盘旋转;
一个在所述底盘上固定的遮住料盘部分上表面的集蝇罩,集蝇罩由透明部分和不透明部分组成;
特征在于集蝇罩不透明部分的外侧开有集蝇通道;一集蝇盒与该集蝇通道连通。
所述集蝇盒由盒体和盒盖组成。
所述盒盖上设置有进蝇网罩,该进蝇网罩与所述集蝇罩不透明部分的集蝇通道连通。
所述进蝇网罩由透光孔和苍蝇通过孔组成。
所述集蝇盒体为透明材料制作,集蝇盒盖为不透明材料制作。
所述料盘上表面设计成有至少两条沿料盘径向布置的突出于盘面的格挡,所述格挡高度大于通常的苍蝇大小尺寸,所述集蝇罩下表面和所述料盘盘面之间的距离大于该格挡高度,但也不会让通常的苍蝇从集蝇罩下表面和格挡之间钻过。
所述格挡之间料盘盘面开有凹入盘面的存苍蝇诱饵的料槽,料槽上覆盖具有若干透气孔的饵盖,饵盖上表面与料盘盘面平齐。
所述集蝇罩不透明部分下表面装有一径向活动挡板,挡板下沿活接于所述料盘上表面,料盘旋转时,该活动挡板可以沿格挡表面爬过。
相对于料盘的旋转方向集蝇罩的透明部分位于不透明部分的前侧。
所述活动挡板位于离开集蝇罩透明部分的位置,所述集蝇通道位于接近集蝇罩透明部分的位置。
该转盘式苍蝇诱捕装置结构简单,设计紧凑,体积小,使用方便,造型美观,诱饵料盘充分暴露提高了苍蝇捕捉效果。而且集蝇盒位于盘体外侧,其主体部分可隐藏在盘体下部,使顾客看不见大量死亡和未死亡的苍蝇,视觉感受好。另外由于进蝇通道位于集蝇盒盖上,集蝇盒体下部可以做成完全封闭的,根据需要使用者可以存放适量的水于盒内,快速淹杀苍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机结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机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新,未经王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1520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压带电作业绝缘吊杆
- 下一篇:余热回用热交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