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模块化组合浮体汲水泵站无效
申请号: | 200820215893.1 | 申请日: | 2008-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0181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02 |
发明(设计)人: | 张鑫珩;王颖;吴天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鑫珩;王家廉 |
主分类号: | F04D13/12 | 分类号: | F04D13/12;E03B5/00 |
代理公司: | 泰州地益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楚云 |
地址: | 225400江苏省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块化 组合 汲水 泵站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块化组合浮体汲水泵站。
背景技术
目前,当水源水位变化幅度在10m以内时,我国所用的泵站多为缆车式泵站、潜没式泵站、浮船式泵站。缆车式泵站是固定式安装,当水位猛涨时,调整安装的位置极为不方便,另外缆车式泵站和浮船式泵站都因为是干式安装而浮于水面,对工作环境要求较高;潜没式泵站只能固定安装在水底,不适合洪水期长且含沙量大的情况;而浮船式泵站要求河道水流平稳,风浪较小,停泊条件良好,且其输水管的管接头为叉管、联络管或活动接头,这种结构不仅容易损坏,而且限制了水管的直径。另外自然升降的浮坞潜水泵站,结构极为繁琐,制造工艺复杂而且成本高,安装不便,需专门设计和制造。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模块化组合浮体汲水泵站,它采用模块化组合结构,不但便于现场组装,且方便山区、沟壑地区的运输和安装,广泛适用于平原和山区水源的给水、排汲水。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模块化组合浮体汲水泵站,它包括以下模块:模块式浮体、汲水系统和旋臂,在模块式浮体上设有水泵,水泵与模块式浮体为固定连接,在模块式浮体的两侧分别设有浮体支承座,在两浮体支承座之间设有旋转支承轴I,与模块式浮体相对处为岸坡,岸坡的两侧设有岸坡支承座,在两岸坡支承座之间设有旋转支承轴II,旋臂的一端与旋转支承轴I为转动连接,另一端套装在旋转支承轴II上,旋臂以旋转支承轴II为支点呈自由旋转状态,在浮体与岸坡之间设有汲水系统。
所述的旋臂为组合式旋臂或整体焊接式旋臂,组合式旋臂是由若干子模块连接而成。所述的组合式旋臂或整体焊接式旋臂的横截面为呈三角形或四边形。所述的汲水系统包括以下模块:水泵、控制阀门、供水管、中转水箱I、旋转填料密封箱、输水管臂、中转水箱II和出水管,水泵的出口处设有控制阀门,供水管与中转水箱I连通,中转水箱I固定安装在模块式浮体上,在岸坡上设有中转水箱II,中转水箱I与中转水箱II之间通过输水管臂上的输水管相连通,在中转水箱I和中转水箱II与输水管的连接处都设有旋转填料密封箱,旋转填料密封箱设有密封箱体,密封箱体套在输水管上,在密封箱体内设有填料,填料与输水管的管壁接触,在输水管上套有压盖,压盖将填料压紧,中转水箱II与出水管连通。
所述的输水管臂的纵向结构形状是拱桥型结构、悬索桥型结构、斜拉桥型结构、组合扇形支撑型结构或组合梭形支撑型结构;输水管臂的横截面结构形状为双管复合型、双管工字型、三角桁架型或四管复合型。所述模块式浮体、输水管臂和岸坡上都铺设有泵车导轨,在泵车导轨的支承拐点处由环形轨道衔接,在泵车导轨上设有泵车,泵车与绞车上绞绳连接,绞车通过绞绳带动泵车移动。
所述的模块式浮体由浮筒模块组相互连接而成,浮筒模块组为组装式浮筒模块组或整体焊接式浮筒模块组,组装式浮筒模块组包括若干浮筒模块,若干浮筒模块相互连接后形成若干排浮筒模块组,浮筒模块组的浮筒模块呈水平排列或铅垂排列。所述的模块式浮体也可以由浮筒和若干个浮船组合而成,在浮船的左右两侧、前后两侧或者四周分布有浮筒组,浮筒组由若干浮筒模块相互连接后形成,浮筒模块为水平放置或铅垂放置。所述的水泵采用潜水泵或干式泵,潜水泵安装在模块式浮体的底部,干式泵安装在模块式浮体的上方或者底部。所述的模块式浮体上安装有吊车,水泵的表面设有起吊环,起吊环与吊车上的吊钩相对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鑫珩;王家廉,未经张鑫珩;王家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1589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盗螺母
- 下一篇:原油气液密闭分离装置